1. 首页 > 农资

菜豌豆种植技术,涉及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一、精选良种

在种植菜豌豆之前, 需要挑选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

菜豌豆种植技术,涉及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 中豌4号
  • 中豌6号
  • 白花豌豆
  • 无须豆尖1号
  • 食荚大菜豌1号
  • 美国豆苗

菜豌豆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但忌高温、霜冻、干旱和水涝。因此,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是关键。同时,菜豌豆忌连作,播种过菜豌豆的地块,要隔4-5年才能 种植。

品种 畦宽 行距 株距 播种量
菜用高秆 1.5米 40cm 20cm 10-15斤/亩
粒用高秆 2米 40cm 20cm 10-15斤/亩
矮秆 2.5-3.5米 40cm 20cm 10-15斤/亩
  • 菜用高秆甜豌豆、高秆软荚豌豆:行距70-80cm,株距30cm。
  • 中豌4号、中豌6号等早熟矮秆品种:行距30-35cm,株距10-15cm。

五、施足肥料

播种前每亩施5000斤腐熟厩肥、20-30斤氯化钾、50-60斤过磷酸钙。在枝叶生长旺盛期,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机肥。

六、后期管理

当植株长至30-40cm时,可在盆土内插入几条竹竿,牵引菜豌豆攀爬生长。期间要将茎叶分布均匀,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七、适时采收

  • 粒用豌豆:开花后15-18天,子粒逐渐饱满时采收。
  • 干菜豌豆:出现70%-80%豆荚枯黄时采收。
  • 菜豌豆:开花后12-14天,嫩荚现子不现粒时收获。
  • 豌豆苗:播种后30天左右,当幼苗长至18cm时采收。

菜豌豆种植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活动,需要从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精心管理。通过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农民朋友可以有效地提高菜豌豆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收入。

在豌豆种植的初始阶段,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以我国为例,中豌4号、中豌6号、白花豌豆、无须豆尖1号、食荚大菜豌1号、美国豆苗等都是优良的豌豆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品质优良,非常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二、科学选址,打造理想生长环境

菜豌豆种植技术,涉及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三、合理规划,优化种植布局

在种植前,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排水情况来确定畦宽。高秆品种如菜用高秆甜豌豆、高秆软荚豌豆,畦宽应为1.5米,播种2行;粒用高秆品种畦宽为2米,播种4行;矮秆品种畦宽为2.5-3.5米,播种6行。这样的布局有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播种时间的选择对豌豆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可在10月中下旬播种,行距为40cm,株距为20cm,每亩种植10000穴,每穴播种2-3粒。高秆品种和苗用品种应适当密植。对于菜用高秆甜豌豆、高秆软荚豌豆,行距为70-80cm,株距为30cm,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摘。早熟矮秆品种如中豌4号、中豌6号,可选择在11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20斤,行距为30-35cm,株距为10-15cm。

豌豆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锈病、炭疽病、芽枯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病虫害。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摘除病叶,拔除患病植株,并集中用火烧毁。同时,要保持田间清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豌豆的采收时间根据用途而异。粒用豌豆在开花后15-18天,子粒逐渐饱满时采收;干菜豌豆在70%-80%豆荚枯黄时采收;菜豌豆在开花后12-14天,嫩荚现子不现粒时收获;豌豆苗在播种后30天左右,幼苗长至18cm时采顶端嫩梢;用作饲料的可在盛花期采收;用作绿肥的可在收荚果后及时进行翻压。适时采收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保证豌豆的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