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探讨中华蜜蜂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一、中华蜜蜂的独特魅力

中华蜜蜂,又称中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它们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为主要传粉昆虫,具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探讨中华蜜蜂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1. 选址与蜂箱

选择适宜的养殖地点至关重要。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蜂箱的选择也很关键,应选择适合中蜂的蜂箱,如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

蜂群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 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
  • 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天前培育雄蜂。
  • 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
  • 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
  • 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

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 越夏阶段管理

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

四、案例分析

某蜂农在2019年采用以上方法进行中华蜜蜂养殖,经过一年的努力,蜂群规模从最初的50箱增长到100箱,蜂蜜产量从500公斤增长到1500公斤,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中华蜜蜂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以上方法与技巧,相信您一定能够成功养殖出优质的中华蜜蜂。

养殖阶段 管理要点
选址与蜂箱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使用适合中蜂的蜂箱。
蜂群管理 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进行人工育王,组织交尾群。
蜂群繁殖 选王、双王群、双箱饲养,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度夏准备 合并弱群,调整群势,清除巢虫,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越夏阶段管理 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捕打胡蜂等天敌。
越冬选择 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

蜂群合并与管理技巧

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合理管理蜂群至关重要。例如,在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我们为蜂群预留了封盖蜜脾,以确保蜂群有充足的食物储备。同时,我们合并了蜂群,更换了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从而提升了蜂群的繁殖能力。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探讨中华蜜蜂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繁殖期管理与人工育王技术

在繁殖期,我们特别重视巢内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的充足性。同时,我们采用人工育王技术,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将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保持蜂王在繁殖区内产卵。育王区内放置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以提高育王效率。

强群饲养管理与度夏准备

蜂群越夏后的检查与调整

越夏后,我们进行了全面检查,调整了群势,清除了巢虫,合并了弱群,并进行了奖喂。这些措施有助于蜂群恢复活力,为接下来的繁殖期做好准备。

我们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以提高蜂群的产蜜量和繁殖效率。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这种方法既方便管理,又能提高蜂群的整体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