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源于江苏太湖东山
洞庭碧螺春产区——东山产区,是洞庭碧螺春的主要产区之一,亦是洞庭碧螺春的发源地。如今在碧螺春的东山产区分为三大产区:碧螺村、莫厘村、陆巷古村。
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那么,碧螺春原产地究竟在何处?
答案即为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在这长江中下游的太湖之滨,土壤为红褐色的呈酸性或者微酸性;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质地疏松。这样的自然条件,极宜于茶树生长。碧螺春茶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宝地上更是独具天然。
碧螺春的传说与命名
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东山、西山一带。为了纪念碧螺,人们将这种茶命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独特,采摘精细,做工考究。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搓揉、炒制等工序,最终形成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的品质特点。
碧螺春主要产于太湖东山和西山地区,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茶叶在采摘后,需在阳光下晾晒,以保持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碧螺春的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年的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的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口感鲜爽。品鉴碧螺春,需注意观察其外形、汤色、香气、口感等方面,以领略其独特的品质魅力。
产区 | 地理位置 | 特点 |
---|---|---|
碧螺村 | 太湖东山 | 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
莫厘村 | 太湖东山 | 地势低洼,气候湿润 |
陆巷古村 | 太湖东山 |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
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提高,碧螺春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碧螺春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为茶友们带来更多美好的品茗体验。
关于碧螺春的起源,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时,被当地百姓献上的茶叶所吸引,赐名“碧螺春”。此茶以形似螺旋、色泽碧绿著称,茶香浓郁,回味悠长。在洞庭东山,碧螺春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成为当地茶农的骄傲。
二、东山绿茶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碧螺春的茶艺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现代的科技加工,碧螺春的口感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茶艺表演、茶文化体验等活动也日益丰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碧螺春。
碧螺春,源于东山,香飘四海。在传承与创新中,碧螺春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杯绿茶的未来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