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扣蟹培育技术:一种针对扣蟹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

在我国的渔业养殖领域,扣蟹养殖因其独特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正逐渐成为养殖户们的新宠。本文将深入解析扣蟹培育技术,为养殖户们提供一套完整的生态养殖方案。

扣蟹培育技术:一种针对扣蟹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667㎡-1334㎡为宜,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池中水草应保持丰盛,水草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40%-60%左右。

二、蟹苗选择

购苗时间宜在5月中旬,选择优质蟹苗可采用“一看二问三查”法。一看即看蟹苗外观:肢体完整、大小均匀、活动有力;二问指一问亲蟹来源,二问淡化时间;三查是指一查育苗场的原始记录、二查亲蟹暂养池及布卵池内亲本的状况、三查该场的用药情况。

三、中间培育

为了提高蟹苗利用率,先将蟹苗培育成期幼蟹的中间培育过程,再分池培育成扣蟹。每667亩投放幼蟹2-4万只。经中间培育比直接投苗培育成扣蟹可提高成活率10%左右。

扣蟹培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密度:适宜密度为每667㎡投放经中间培育的v期幼蟹2-4万只即1-2公斤。
  • 降低积温:盛夏季节,增加水深,可控制幼蟹有效积温的累加。
  • 合理投饵:蟹苗刚入池时,少量投喂动物性饵料,占蟹体重的20%;以后逐期减少投饵量,一般控制在8%-10%左右;同时降低动物性饵料比例,增加植物性饵料。

五、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重点预防纤毛虫病、水霉病、烂肢病等。还要预防凶猛鱼类及鼠蛇等敌害。

六、越冬管理

越冬前,池塘水位加至1.2-1.5米,同时每667㎡施农家肥100公斤,定期检查水质。

七、起捕待售

起捕时间在春节前后,起捕时采用流水刺激、地笼捕捉、干塘摸捉等。

八、案例分析

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例,自2016年起连续年在淮安区南闸镇省级渔业精品园区严控扣蟹培育技术,实现了亩均效益超万元的高效扣蟹养殖。

扣蟹培育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们从池塘条件、蟹苗选择、中间培育、扣蟹培育、病害防治、越冬管理、起捕待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实现扣蟹的高产、优质、高效养殖。

技术要点 具体措施
池塘条件 面积667㎡-1334㎡,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蟹苗选择 购苗时间宜在5月中旬,采用“一看二问三查”法选择优质蟹苗。
中间培育 每667亩投放幼蟹2-4万只,提高成活率10%左右。
扣蟹培育 控制密度、降低积温、合理投饵。
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重点预防纤毛虫病、水霉病、烂肢病等。
越冬管理 越冬前,池塘水位加至1.2-1.5米,施农家肥,定期检查水质。
起捕待售 起捕时间在春节前后,采用流水刺激、地笼捕捉、干塘摸捉等。


说完了扣蟹培育技术:一种针对扣蟹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现在来谈谈扣蟹生态养殖,案例解析新趋势。

一、扣蟹养殖的背景与意义

扣蟹培育技术:一种针对扣蟹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

1. 案例一:江苏省常熟市特种水产苗种基地

启东市顺得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一龄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现了扣蟹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合作社的扣蟹养殖基地,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提升了扣蟹的品质。

合作社在扣蟹养殖过程中,注重蟹苗选择和运输,采用科学的培育技术,确保扣蟹的健康和品质。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参与市场推广,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

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扣蟹生态养殖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扣蟹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养殖效率。

2. 生态友好

3. 市场多元化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扣蟹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扣蟹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市场,还将进入高端餐饮、礼品市场等,拓宽销售渠道。

扣蟹生态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创新技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拓宽市场渠道,扣蟹生态养殖将在未来水产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