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投放鱼苗,是利用水温适宜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养鱼的最佳休眠期。然而,对于渔业资源的增殖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黄金时机。利用水温适宜、鱼苗成活率高的特点,冬季投放鱼苗成为了渔业资源增殖的重要手段。
冬季投放鱼苗的优势
优势 | 详细说明 |
---|---|
水温适宜 | 冬季水温较低,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 |
成活率高 | 低温环境下,鱼苗代谢减缓,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成活率。 |
疾病少 | 低温抑制病原体生长,降低鱼苗发病率。 |
生长快 | 适宜的低温环境有助于鱼苗快速生长。 |
实践案例:邵阳丘陵山区的养鱼户
在邵阳丘陵山区,养鱼户们深知冬季投放鱼苗的重要性。他们选择在冬末春初,即冬至到立春期间投放鱼苗。这一时期,水温适宜,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例如,邵东县杨桥镇的周邵东,他在冬季投放了450条左右、1000斤上下的草鱼。到了清明端午前后,这些鱼苗已经长到了1500斤左右,平均每条鱼重达3.5斤。他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还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要点
- 选择合适的鱼种:根据养殖区域的水质、水温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鱼种。
- 消毒:在鱼苗下塘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 控制水温: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鱼苗生长。
- 饵料投喂:根据鱼苗的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饵料。
经济效益分析
在邵阳丘陵山区,冬季放养鱼种成为了当地养殖户的优选策略。这一做法不仅避免了鱼病高发季节,还显著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以草鱼为例,只要有效预防水霉病,成活率可高达98%以上。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冬季低温的天然优势,使得鱼种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能更快地生长。
二、水温对渔业增殖的影响
水温是影响渔业增殖的关键因素。在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活动能力减弱,鳞片紧密,减少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的损伤。同时,冬季病菌繁殖和生长缓慢,鱼类生病机会减少。例如,在冬季进行鱼种投放,能够有效降低鱼病发生率,提高鱼苗的存活率。
在进行冬季放养鱼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选择适宜的鱼种和放养时间;确保鱼种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提高成活率;最后,做好消毒工作,预防水霉病的发生。具体操作包括:在11月份做好计划,收集联系湖区等地的卖鱼信息;在12月底前引进二龄的1.5-3斤规格的草鱼等品种;配套池塘大密度放入一龄鱼种;鱼在下塘前必须进行消毒。
实践证明,冬季放养鱼种能够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冬至到立春期间,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水温低,损伤小,成活率高,有利于促进早春生产。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为我国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做出了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