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高效种植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作者:花艺幽客•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0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如何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旱稻作为一种耐旱、节水的新型作物,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旱稻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旱稻品种是成功种植旱稻的第一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旱稻品种有农大旱稻015等,这些品种具有耐旱、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
二、整地与施肥
旱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在整地过程中,应结合底肥使用旋耕机进行深翻,确保土壤松软、细碎。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及腐熟农家肥。
肥料种类 | 施肥量 |
---|---|
纯氮 | 130公斤/公顷 |
纯磷 | 60公斤/公顷 |
纯钾 | 60公斤/公顷 |
腐熟农家肥 | 30-40立方米/公顷 |
三、播种技术
播种是旱稻生长的关键环节。一般建议在当地温度稳定通过10℃时进行播种,通常在5月上中旬。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处理情况适当增加,以提高成苗率。
- 播种期:5月上中旬
- 播种量:干种140千克/公顷,湿种175千克/公顷
- 播种方法:60厘米宽大垄种植,每垄播1行,播幅8-10厘米
四、草荒控制
草荒是影响旱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选择除草剂和用药时机,可以有效控制草荒。播后苗前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是常见的除草方法。
五、病虫害防治
旱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 蝼蛄防治:使用辛硫磷颗粒剂
- 稻瘟病防治:使用富士一号
旱稻高效种植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提高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整地施肥、合理播种、控制草荒和病虫害,我们可以在旱地实现丰产丰收。
旱稻栽培:节水增产的绿色革命
病虫害防治是旱稻栽培的重要环节。防治蝼蛄,结合底肥每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0千克。防治稻瘟病,在稻瘟病发生初期和抽穗期2-3天,使用富士一号进行防治。
旱稻栽培,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