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热应激:高温环境下牛只生理机能紊乱
夏季,高温成为肉牛养殖的一大挑战。牛只的生理机能容易在高温环境下紊乱,这不仅影响其健康,还可能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肉牛热应激的判定与防控措施。
一、热应激的危害
热应激会导致牛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量下降、奶产量减少等一系列症状。长期的热应激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繁殖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1. 通过温湿度指数判定
温湿度指数是评估热应激程度的重要指标。当THI超过72时,牛只可能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
1. 营养调控措施
- 使用优质粗饲料,如青绿饲料、大豆皮、麸皮等。
- 调整饲喂时间和拌料比例,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 适当补充氯化钾和氧化镁等矿物质。
- 加强通风,安装风扇和喷淋系统。
- 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遮阳网等设施。
- 调整牛舍布局,增加间距,提高通风效果。
- 规范TMR制作工作,保证饲料的颗粒度和水分。
- 做好牛舍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牛舍和水源。
- 调整饲喂时间,早晚多投料,中午少投料。
四、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在夏季遭遇了严重的热应激,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降低了热应激对牛只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措施 | 实施时间 | 效果 |
---|---|---|
加强通风 | 6月份 | 牛只呼吸频率下降,采食量恢复 |
调整饲喂时间 | 7月份 | 牛只体重增长,奶产量提高 |
使用遮阳网 | 8月份 | 牛只精神状态好转,发病率下降 |
了解了肉牛热应激:高温环境下牛只生理机能紊乱,需及时判定与防控。,现在聚焦于肉牛热应激解决方案探析。
案例一:应对夏季高温,肉牛养殖场的热应激管理之道
在康科德附近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大学的农业实验室,专家Terry Mader针对今年初春气温已高达37.7℃的情况,提出了应对夏季高温肉牛热应激的解决方案。以下为具体案例:
通过优化饲料营养,提升肉牛的抗热能力。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氧化镁和氯化钾,以补充热应激期间牛体钾的损失。此外,通过调整日粮水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实施环境控制策略。在牛舍周围种植高大树木,减少阳光直射,并利用机械通风加快空气流通。在饲喂线和休息区上方安装风扇和喷淋,实现循环降温,降低牛舍温度。
最后,加强饲养管理。在早晚凉爽时段增加饲料投放,减少中午投喂量,以降低牛只的采食压力。同时,保持牛舍清洁,定期清理水槽,确保饮水清洁。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精准判断热应激程度对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至关重要。以下为某养殖场利用呼吸评分判断肉牛热应激的案例:
该养殖场在牛舍内安装了呼吸评分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测牛只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其热应激程度。当呼吸评分达到3分时,表明热应激管理存在隐患;4分则表示热应激已对牛群体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呼吸评分,养殖场能够及时调整降温措施,如增加喷淋频率、调整风扇位置等,确保牛只处于舒适的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