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轮虫土池高产技术,解决轮虫养殖产量低、成本高问题

技术要点 具体操作 注意事项
池塘条件 选择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 土池面积2000-3000㎡,池深80-120厘米,池底和池壁不渗漏。
清池进水 开挖池可直接进水,旧池应排出积水,施用药物杀死鱼类和甲壳动物。 使用240目筛绢做成长筒形,检查网袋,防止污染。
施肥 施肥后,在光温条件下,3-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 从科研单位或其它场所购买经扩大培养的多种有效饵料藻种,泼入池中。
添换水 随着水色加深,适时添加水量。 换水量一般每10天换水1/5-1/3,换水可伴随收获同时进行。
接种轮虫 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 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
投饵 一般清晨较好,投喂豆浆、酵母、麦等。 通过轮捕控制轮虫密度,补充饵料,使单细胞藻类维持在适宜的密度。
病害防治 过滤进水,清除杂草,控制水源污染,添加用水量最好是消过毒的。 当培养池中出现大量原生动物时,一般把池水排空,重新接种培养。

近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的用量越来越大。然而,轮虫养殖过程中,产量不稳定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深入研究了轮虫土池高产养殖技术,

轮虫土池高产技术,解决轮虫养殖产量低、成本高问题

选择合适的池塘条件至关重要。土池面积以2000-3000㎡为宜,池深80-120厘米,池底和池壁不渗漏。清池进水要彻底,使用240目筛绢做成长筒形,防止污染。施肥后,在光温条件下,3-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添加水量时,要根据水色加深的情况适时进行。

接种轮虫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投饵时,一般清晨较好,投喂豆浆、酵母、麦等。通过轮捕控制轮虫密度,补充饵料,使单细胞藻类维持在适宜的密度。

病害防治也是轮虫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过滤进水,清除杂草,控制水源污染,添加用水量最好是消过毒的。当培养池中出现大量原生动物时,一般把池水排空,重新接种培养。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施肥时要少量勤施,根据池水情况而定。
  • 补充新鲜海水时,需过滤,最好是经药物消毒处理过的。
  • 日常检测轮虫密度及带卵率,当带卵率下降到13%以下时,说明轮虫种群将衰败,可将本池排空后重新进水接种。

来说,轮虫土池高产养殖技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养殖环境、调整养殖策略,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谈完轮虫土池高产技术,解决轮虫养殖产量低、成本高问题。,接下来聊聊轮虫土池高产,破解养殖难题。

一、精心准备,开启高效养殖之旅

在轮虫养殖的道路上,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池塘至关重要。理想的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水质污染。接下来,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无杂草、无残留物。施肥是关键一步,选用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等,有助于水体富营养化,为轮虫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轮虫土池高产技术,解决轮虫养殖产量低、成本高问题

二、科学培肥,水色变化见证成长

施肥后,观察水色变化是判断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色通常会在3至5天内由清澈变为淡绿色或浅褐色。此时,可适量添加水量,以维持水质的稳定。同时,从科研单位或专业机构引进多种有效饵料藻种,如青岛大扁藻、盐藻等,混合泼洒,为轮虫提供丰富的饵料。

三、适时接种,轮虫生长新篇章

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且池水较肥时,是接种轮虫的最佳时机。若土池上一年曾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搅动底泥,唤醒休眠卵。接种时,选择晴朗的下午进行,接种密度一般以10个/L活轮虫为宜。注意,接种前要确保水质清洁,避免污染。

四、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轮虫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至关重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水色变化,适时施肥和补水。当轮虫密度过大时,要及时收获,以维持种群平衡。此外,还要关注轮虫的病害防治,如过滤进水、清除池边杂草等,以减少敌害生物的侵扰。

五、收获,高效养殖的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养,轮虫产量逐渐提高。收获时,选择晴朗的早晨进行,以避免高温影响轮虫质量。收获后的轮虫可用于鱼虾蟹等水产品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未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高效轮虫养殖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