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花果期需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果实品质
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在我国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然而,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因此,掌握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技巧,对于果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花期管理
导读:猕猴桃花果期管理主要涉及花和果的管理,旨在保花保果、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近年来,猕猴桃栽培提倡果实套袋,对防止果面污染、降低病虫害感染率、提高果实品质有很大益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猕猴桃的更高产,下面一起学习一下猕猴桃花果期管理。
1. 果园管理
猕猴桃花期前后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最佳时期,需要谨慎用药,注意化学农药品种选择精准,使用剂量精准,防治时期精准,防治部位精准。
2. 疏花
目前猕猴桃正是花果期,使用农药防治,须得十分谨慎,不要使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防治,要选择无公害化药剂防治,避免带有农残的猕猴桃果实影响或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3. 施好壮果肥
二、坐果后管理
给果实套袋后可避免晒伤、防止灰尘农药污染、减少落果、延长贮藏时间、改善果实外观,从而提高商品价值。建议选择透气性好、吸水率小、质地柔软的纸袋,套袋时间要把握好,套袋太早,容易伤害茎秆,影响果实生长,形成低产,套袋太晚,效果不明显。一般开花后即可套袋,开花后25天左右要停止套袋。
病虫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方法 |
---|---|---|
猕猴桃溃疡病 | 叶片出现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变黄、干枯。 |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猕猴桃炭疽病 | 果实表面出现黑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影响果实品质。 | 加强果园通风,减少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病果。 |
猕猴桃根腐病 |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严重时整株死亡。 | 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三、果实保护
猕猴桃结果量过大,植株营养跟不上,会导致大量的果实生长不良,所以及时疏除一些畸形果、小果、病弱果,以节约养分,促进其他果实生长。另外如果挂果量超过保留果实目标,则将结果枝的基部或先端的果实除去,以确保树身平衡。
四、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坐果率,提高产量,可以进行辅助授粉,辅助授粉一般选择在阳光明媚天气早晨进行,一般每隔果园授粉3-4次,每隔1-2天授粉一次。辅助授粉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对花授粉、蜜蜂授粉以及授粉器授粉三种,对花授粉是将当天上午刚开放的雄花被收集起来,将雄花的雄蕊轻轻地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每朵雄花可获7~8朵雌花;蜜蜂授粉即在果园内放蜂,一般2亩猕猴桃园应该有1盒蜜蜂,每盒不少于30,000头;授粉器授粉是将花粉装入针管接触式猕猴桃专用授粉器,蘸在一朵花上,轻轻蘸在雌花柱头上即可。
猕猴桃花果期需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果实品质。已经说过,下面看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一、花期管理的精细化操作
在猕猴桃的种植过程中,花期管理是保证果实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环节。以我国某地一果园为例,该果园采用了一系列精细化操作来应对花期病虫害的防治。
针对花期蝽类害虫的防治,果园采用了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如捕食螨和寄生蜂,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在农药的选择上,注重选择无公害、低残留的药剂,确保果实安全。
二、坐果后的综合管理策略
坐果后,果实保护成为管理重点。该果园采用了以下策略:
果实套袋选择透气性好、吸水率小的纸袋进行套袋,既防止了果实晒伤,又减少了农药和灰尘的污染。套袋时间控制在开花后,以确保果实外观和品质。
疏果针对结果量过大的情况,果园及时疏除畸形果、小果、病弱果,以节约养分,确保果实品质。
辅助授粉为提高坐果率,果园实施了辅助授粉,通过人工或蜜蜂等方式,确保果实受精良好。
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是果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病虫害监测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科学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过度使用。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这些具体而有效的管理措施,该果园成功实现了猕猴桃的高产、优质和健康生长。这不仅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美味的猕猴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