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饲养管理,关注温度、光照和营养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而新蛋鸡则陆续开始产蛋。为了提高养殖效益,
管理措施要到位
1. 提高营养成分
鸡群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植物蛋白,如豆粕、鱼粉等,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环境控制
在管理上应以稳定环境为重点。
阶段 | 光照时间 | 光照强度 |
---|---|---|
产蛋前期 | 9小时 | 适当增加 |
产蛋中期 | 14小时 | 保持稳定 |
温度调控
秋季的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晚上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鸡群因冷应激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蛋鸡比较适宜的温度为15~25℃,过高和过低都会降低鸡的产蛋率。减少温差,最好的方法是安装温控仪,这样可以保证鸡舍温度的稳定。
光照管理
秋季自然光照逐渐缩短,为了满足蛋鸡生长对光照的需求,我们要注意维持好鸡舍中的光照时间。每天早晚都要适当补充光照,一般每天在5点的时候开灯,然后持续到每天晚上21点的时候关灯。进入到秋季之后每天至少要保持15小时的光照时间,并且要稳定好光照强度。
饲料管理
秋季气温稳定,秋高气爽,非常适合蛋鸡进食。同时,白天日照时间变短,蛋鸡产蛋率逐渐提高。秋季蛋鸡的饲养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 温度对蛋鸡的生长发育、产蛋率、蛋重、蛋品质和饲料转化率等非常重要。
- 应注意保持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稳定及光照的均匀性,以免鸡群换羽。
- 平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鸡舍夜间的保暖防寒工作,避免鸡群因冷应激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免疫消毒
秋季是各种细菌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在秋季还要注意做好免疫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做好预防接种,为蛋鸡过冬做好准备工作。
秋季蛋鸡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温度、光照和营养的合理控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确保蛋鸡产蛋率的稳定,提高养殖效益。
讲完了秋季蛋鸡饲养管理,关注温度、光照和营养,确保产蛋率稳定。,我们再聊聊秋季蛋鸡高效养殖策略。
一、秋季蛋鸡产蛋管理策略
入秋后,气温逐渐凉爽,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此时,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养殖效益。
1. 营养补充
经过长时间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非常疲惫。入秋后,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例如,在日粮中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等,以帮助鸡群恢复体力。
2. 温度调控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冷空气频发。因此,晚上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工作。在保证鸡舍温度的前提下,适当通风,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鸡群产生应激反应。
二、环境控制要点
秋季是鸡病高发、频发的季节,因此在管理上应以稳定环境为重点。
1. 光照管理
产蛋前期,光照时间宜为9小时。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以上时,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每周增加0.5小时,直至产蛋中期保持光照的平稳。光照时间维持在14小时左右。
2. 消毒防疫
秋季是细菌和病毒活动的高峰期,因此需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此外,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为蛋鸡过冬做好准备。针对不同年龄的蛋鸡,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并定期进行驱虫。
三、案例分析:某养殖场秋季蛋鸡饲养实践
某养殖场在秋季蛋鸡饲养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营养调整
该养殖场在秋季将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从18%提高到20%,能量饲料的比例从50%提高到60%,并添加了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效提升了蛋鸡的产蛋率。
2. 环境控制
鸡舍内温度控制在18-23℃,光照时间保持在14小时,并定期进行消毒,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3. 免疫防疫
根据蛋鸡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了详细的免疫防疫计划,并严格执行。在秋季进行了两次防疫注射和一次驱虫,保障了鸡群的健康。
通过以上措施,该养殖场的蛋鸡产蛋率提高了5%,经济效益显著。
四、未来展望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秋季蛋鸡饲养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未来,养殖户应更加注重科学养殖,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抗病能力,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