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养殖户面临重大挑战

一、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爆发态势

今年以来,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海南、广西三地,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损失惨重。所有养殖区域无一幸免,尤其是密度大、水质差的水体罗非鱼。

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养殖户面临重大挑战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爆发,对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场重大挑战。细菌抗药性增强,目前为止也无特效药可以根治。罗非鱼2两以上都比较容易发病。

造成罗非鱼供应危机的原因,是南美洲的罗非鱼养殖鱼塘爆发了链球菌病。有传言洪都拉斯的知名罗非鱼生产商Regal Springs,就遭遇了这种情况。

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恶化,罗非鱼链球菌病频繁暴发,自2009年以来,华南地区尤其是茂名、高要、化州、高州等地爆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

二、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患病的罗非鱼一般在池塘边离群独游、身体弯曲打转,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衡,角膜浊白、眼球外突、肛门红肿等。

三、罗非鱼链球菌病产生的原因

1. 病原: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其中无乳链球菌是当前的首要病原。

2. 病因:高温、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高、有机物质浓度过高、种质退化、饲料投喂不科学以及乱用滥用药物等因素。

四、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相关方法

方法 具体措施
选择种苗 到正规的种苗基地进行购苗,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质鱼苗进行饲养。
投喂饲料 选择质量稳定、营养均衡的整个大厂所生产的罗非鱼配合饲料。
调节水质 及早调节水质,使到水体藻相及菌相繁衍平衡。
消毒杀菌 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彻底改底。
增氧 高温季节,闷热天气多,中午应当开启增氧机2~3h,有条件的鱼塘也可以采用底部增氧。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需要养殖户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择优质的种苗、科学投喂饲料、调节水质、定期消毒杀菌等。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爆发,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在解决了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养殖户面临重大挑战。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罗非鱼链球菌病:养殖户应对策略探析。

养殖户面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困境

近年来,罗非鱼养殖业在我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遭遇了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困扰。该病来势汹汹,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广东省为例,据统计,2023年6月至9月,广东地区罗非鱼养殖户因链球菌病损失超过10亿元。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游动不稳、眼睛发白浑浊、眼球肿大突出、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衡等。而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养殖户面临重大挑战
  1. 高温季节: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为每年的6~9月份,此时气温较高,水温在25-37℃时较为流行,在32℃以上时尤为多发。
  2. 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密度过大,导致鱼体之间接触频繁,容易传播病原菌。
  3. 水质恶化:水质恶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感染链球菌。
  4. 饲料投喂不当:投喂劣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导致鱼体营养不均衡,免疫力下降。
  5. 病原菌传播:病原菌可以通过水源、鱼苗、饲料等途径传播。

养殖户应对策略探析

面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威胁,养殖户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选择优质鱼苗:到正规的种苗基地购买抗逆性强的优质鱼苗,降低鱼苗感染链球菌的风险。
  2. 优化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降低养殖密度过大带来的风险。
  3. 改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4. 选择优质饲料: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提高鱼体免疫力。
  5. 加强鱼病防控: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案例分享:广东某养殖户的应对之道

广东某养殖户在2023年6月份发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成功控制了病情。

  1. 立即隔离病鱼:发现病鱼后,立即将其隔离,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2. 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换水量,保持水体清洁,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
  3. 改善饲料质量:更换优质饲料,提高鱼体免疫力。
  4. 定期消毒杀菌:使用消毒剂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杀死病原菌。
  5. 寻求专业指导:向渔医咨询,寻求专业的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该养殖户成功控制了罗非鱼链球菌病,减少了经济损失。这一案例为其他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