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

葡萄,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葡萄种植者。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给防治带来较大困难。葡萄的病虫害,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以下是对葡萄病虫害的详细介绍。

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

一、葡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病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霜霉病 叶片、新梢、果实 使用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黑痘病 果实、叶片、新梢 使用咪鲜胺+抑霉唑+烯酰·霜脲氰+菊酯类杀虫剂+钙肥
炭疽病 果实、叶片、新梢 使用吡唑·烯酰吗啉+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吡虫啉+钙肥
灰霉病 花冠、花序、果实 使用吡唑·代森锌+啶酰菌胺·腐霉利+氰霜唑
蓟马 果实 使用菊酯类杀虫剂

二、病虫害发病时间及用药参考

1. 霜霉病:在葡萄展叶开始直到果粒着色前,使用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 黑痘病:在葡萄花后1~2周是补钙最佳时期,可进行2~3次叶面补钙,避免后期裂果、日烧等。

3. 炭疽病:葡萄转色期高发,容易在幼果期侵染,潜伏发病。

4. 灰霉病:花钱及幼果期时发病高峰,对花冠、花序和果实有严重危害。

5. 蓟马:在葡萄谢花后至套袋前一般用药3~4次,若是雨水较大,可适当增加打药次数。

三、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1. 发病前以预防的药剂为主,发病以后预防+治疗的药剂为主。

2. 打药要结合葡萄园增加药量,不可盲目添加,以免产生药害。

3. 葡萄幼果期对乳油类杀虫杀菌剂敏感,建议减少三唑类杀菌剂使用。

4. 套袋前避免使用粉剂,以免残留形成药斑。

5. 中耕除草,应彻底消灭地下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作。

葡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种植者密切关注葡萄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希望本文能对广大葡萄种植者有所帮助。


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葡萄病虫害防治新策略。

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常常成为制约其健康成长的难题。以下,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葡萄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案例一:霜霉病的有效控制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霜霉病一直是困扰种植户的难题。2022年,当地一位葡萄种植户张师傅,采用了一种新型防治方法。他在葡萄展叶开始至果粒着色前,使用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有效控制了霜霉病的蔓延。据张师傅介绍,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还提高了葡萄的品质。

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

案例二:绿盲蝽的防治技巧

绿盲蝽是葡萄种植中常见的害虫,它会吸食葡萄幼嫩部位,导致果实出现花皮现象。在河北某葡萄园,种植户李大姐通过观察发现,在葡萄幼果期使用啶酰菌胺·腐霉利混合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喷雾,可以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数量,保护葡萄果实的品质。

案例三:白腐病的综合防治

白腐病是葡萄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果穗、枝蔓及叶片受损。在山东某葡萄园,种植户王大哥采用了吡唑·代森锌和氰霜唑的混合使用方法,结合中耕除草和排水措施,成功控制了白腐病的爆发。

案例四:灰霉病的防治策略

灰霉病在葡萄转色期高发,容易在幼果期侵染。在四川某葡萄园,种植户赵师傅通过使用吡唑·烯酰吗啉和异菌脲的混合喷雾,并结合钙肥的使用,有效防治了灰霉病。

通过这些具体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不同的葡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葡萄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