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转场时,如何固定巢框以确保蜂群安全转移
转场是指养蜂人根据当地的蜜源特点,在当地的流蜜期即将结束或已经结束后,把蜜蜂转移到蜜源丰富的地区。有大转场和小转场两种,所谓大转场是指大范围、远距离的转移蜂群,小转场是指在省内或小区域内转移蜂群,其中意蜂一般都是采用大转场,中蜂几乎都是定点或定点加小转场。
一、转场目的
转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帮助蜜蜂度过缺蜜期,原因是蜜源有一定的周期且呈地域性分布,当地蜜源严重匮乏时可将蜂群转移到蜜源丰富的地方;其二是提高蜂蜜产量,养中蜂的人都知道中蜂的产量低,但蜜源丰富能显著提高中蜂的产蜜量,一些养蜂人会把中蜂群搬到大蜜源地去采集花蜜。
二、固定巢框
每逢蜜蜂转场,蜂农总要事先对蜂箱巢框进行固定,以防转运途中巢框走位对蜜蜂产生挤压,造成损失。现行固定方式大多是用钉子固定,将铁钉从箱外钉入,卡扎在箱内二巢框之间,钉的时候要估准箱内巢脾的位置,否则会钉到巢框上。
固定巢框的具体做法
- 使用5~6厘米长、3厘米宽、1.2厘米厚的木楔卡在巢框之间。
- 木楔两头分别用头钉固定住。
- 巢框和箱壁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和箱壁之间同样用长度适宜的木楔固定。
三、转场原则
原则 | 说明 |
---|---|
距离 | 中蜂转场距离要确保在三公里以上,否则极易出现回蜂现象。 |
时间 | 中蜂转场要在新场蜜源丰富时进行,其一是转场到蜜源匮乏的地方没有意义,其二是蜜源丰富能减弱蜂群打架的情况。 |
四、摆放
中蜂转场要标记好蜂箱摆放顺序和位置,转场后要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否则极易出现中蜂群之间大规模打架的情况。
五、案例分析
某蜂农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中蜂转场,他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固定巢框,并在转场后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蜂箱。结果显示,蜂群安全转移,蜂蜜产量提高了20%。
中蜂转场时,固定巢框是确保蜂群安全转移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方法固定巢框,可以有效避免蜜蜂在转场过程中受到挤压,提高蜂蜜产量。
正是因为中蜂转场时,如何固定巢框以确保蜂群安全转移?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中蜂转场,巧用巢框固定,安全无忧这一领域。
中蜂转场:一场与自然的和谐迁徙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中蜂养殖已成为许多蜂农的生财之道。然而,中蜂的迁徙却并非易事。每当流蜜期结束,蜂农们便要面临一场与自然的和谐迁徙——中蜂转场。
巧用巢框固定:安全无忧的转场之旅
为了确保中蜂在转场过程中的安全,蜂农们通常会采用巢框固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能够有效防止巢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从而保护蜜蜂免受挤压伤害。
具体操作如下:将5~6厘米长、3厘米宽、1.2厘米厚的木楔卡在巢框之间,然后用头钉将木楔的两端固定住。接着,在巢框与箱壁之间用隔板隔开,同样用长度适宜的木楔固定,以确保巢脾稳固不移位。
转场原则:细节决定成败
中蜂转场并非简单的搬家,其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距离:中蜂转场距离要确保在三公里以上,以防止出现回蜂现象。
摆放:转场后要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蜂箱,避免中蜂群之间发生大规模打架。
时间:中蜂转场要在新场蜜源丰富时进行,以提高蜂蜜产量。
转场目的:蜜源与产量的双赢
中蜂转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帮助蜜蜂度过缺蜜期,二是提高蜂蜜产量。蜜源有一定的周期且呈地域性分布,当地蜜源匮乏时,将蜂群转移到蜜源丰富的地方,既能满足蜜蜂的需求,又能提高蜂蜜产量。
实践案例:巴山老陈的转场经验
巴山老陈是一位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蜂农。他分享了自己的转场经验:在转场前,他会对蜂箱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巢框固定牢固。在转场过程中,他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行驶,尽量避免车辆颠簸对蜂箱造成冲击。
通过巴山老陈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蜂转场并非难题,只要掌握好技巧和原则,就能让蜜蜂在迁徙过程中安全无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