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常见病害,需及时防治

草莓,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果农的收益。然而,草莓种植过程中,灰霉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常常让果农头疼不已。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防治草莓灰霉病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常见病害,需及时防治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与特点

草莓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主要侵染草莓的花蕾、花瓣、果实、叶柄等部位。初期表现为淡褐色病斑,随后逐渐扩大,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草莓灰霉病的特点如下:

  • 发病周期短,蔓延速度快。
  • 低温高湿环境易发。
  • 防治难度较大。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 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具体措施如下:

  •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 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

2.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草莓灰霉病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作用机理 使用方法
异菌脲 广谱触杀型杀菌剂 600倍液稀释,喷雾防治
多抗霉素 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 600倍液稀释,喷雾防治
菌核净 广谱、杀菌、治疗、内吸、渗透、持效期长 600倍液稀释,喷雾防治
咯菌腈 控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600倍液稀释,喷雾防治

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害发生。以下为常用生物防治方法:

  • 释放天敌昆虫,如灰霉病菌的捕食者。
  •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预防措施

预防草莓灰霉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以下为预防措施:

  • 加强植株观察,及时发现病斑。
  • 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 合理灌溉,避免田间积水。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给果农带来很大的损失。了解草莓灰霉病的症状、特点、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对果农来说至关重要。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保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常见病害,需及时防治。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草莓灰霉病防治新策略探析吧。

草莓灰霉病:种植者的隐忧

在草莓种植的领域,灰霉病无疑是让果农们头疼的一大难题。这种病害,尤其在湿度高、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影随形。想象一下,一片生机勃勃的草莓园,突然间,一朵朵花蕾枯萎,果实腐烂,那景象,无疑是对种植者辛勤付出的极大打击。

病害成因:湿度与环境的双重夹击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环境条件有关。湿度大,尤其是在浇水后遇到阴雨天,或是地势低洼积水,都是病害滋生的温床。而在种植方式上,平畦种植与卧栽覆盖薄膜种植时,病害更为严重,而高垄和地膜种植则相对较轻。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不同种植方式对湿度和空气流通的影响。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常见病害,需及时防治

防治策略:从源头到细节

针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 应从源头入手。异菌脲作为一种广谱触杀型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是保护性杀菌剂中的佼佼者。而多抗霉素,作为金色链霉菌的代谢物,具有内吸性,能干扰菌体细胞壁,控制病菌产孢和病斑蔓延。 在具体操作上,公司建议,每次用药时必须含有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的药剂,如《奥力克—速净》和《奥力克—霉止》。这些药剂按600倍液稀释使用即可,若发病,则需提高浓度至300倍液,三天一次,连用两次。此外,及时摘除病残体,避免阴雨天摘叶,也是控制病害的重要措施。

案例分享:草莓园的逆袭之路

在我国的某地,有一片草莓园,曾深受灰霉病的困扰。果农小李,在了解到防治策略后,果断采取了行动。他 调整了种植方式,改平畦为高垄,覆盖地膜,同时增加了通风,减少了湿度。在药剂使用上,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频率进行喷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草莓园的灰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小李说:“以前看到那些病果,真是心疼。现在有了这套防治方法,心里踏实多了。”这个案例,无疑为其他草莓种植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病害不再可怕

随着科技的发展,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咯菌腈能够通过控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控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从而致使病菌死亡。这类新型杀菌剂的出现,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望未来,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草莓灰霉病将不再是种植者的心头大患。而每一个果农,都能在自己的草莓园里,收获满满的果实和喜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