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鳗苗暂养技术:描述鳗鱼苗种短期培育方法

在鳗鱼养殖的初期阶段,鳗苗的暂养技术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鳗苗的成活率,还直接影响后续养殖的成长和品质。本文将深入解析鳗苗暂养技术,提供短期培育方法,助力养殖户提升成活率。

鳗苗暂养技术:描述鳗鱼苗种短期培育方法

鳗苗暂养的关键时机

在育讯旺季产的早期苗,体壮质优,每千克可达5000~7000尾。由于当时水温较低,鳗苗活动力弱,消耗小,暂养半个月以上成活率仍达99%。而晚期鳗苗体质较弱,每千克8000~10000尾,水温高,活动性强,消耗大,容易瘦弱。因此,暂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暂养1~2天就要运出。

暂养环境的选择与搭建

网箱的大小各地不一,有的规格为140厘米×80厘米×60厘米,每箱可暂养鳗苗4~8千克。网箱架用木料制成,有的网箱大小就是按池的大小而设计的。在鳗苗暂养的管理上,除了每天洗刷网箱里的污物外,鳗苗暂养2~3天就需要更换网箱,换箱时,把鳗苗捞出放入已换取新水的网箱里。

鳗苗暂养的技术要点

项目 内容
水源 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
电源 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
水质管理 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新,止水式鳗苗种培育池在分养的前一天晚上,要多换一些水。
分养选别 不同规格的鳗苗种,在饲养管理技术上也不尽相同,故分养选别是鳗鱼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鳗苗放养密度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鳗苗暂养的温度控制

目前因出口需要建造的水泥池,采用室内低温暂养,温度控制在6℃~8℃,溶氧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这种情况下,每平方米能暂养鳗苗7~8千克,暂养时间可以延长,不会得水霉病,成活率较高。

鳗苗暂养的消毒方法

鳗苗投池前,要经过一个捕捞、暂养、运输、放养的过程。所以,鳗鱼苗培育是整个鳗鱼养成过程技术含量最高、管理要求最精细的关键养殖阶段,对养成阶段摄食生长以及最终的养殖成活率有重要影响。

消毒方法为药浴,一种是用容器进行药浴,一种是全池泼洒药浴。

鳗苗暂养技术是鳗鱼养殖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暂养方法和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升鳗苗的成活率,为后续养殖打下坚实基础。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讲完鳗苗暂养技术:描述鳗鱼苗种短期培育方法,提高成活率。,让我们转向鳗苗暂养,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早期鳗苗暂养关键:科学调控水温与活动力

在育讯旺季,早期鳗苗的成活率高达99%,这得益于科学的水温调控和活动力管理。这些体壮质优的鳗苗,每千克可达5000至7000尾,但由于当时水温较低,其活动力较弱,消耗也较小。在暂养半个月以上,成活率依然能保持如此之高,充分展示了科学管理的力量。相比之下,晚期鳗苗由于体质较弱,每千克可达8000至10000尾,且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性强、消耗大,容易导致瘦弱。因此,暂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至2天即需运出。

暂养设施因地制宜:多样选择满足需求

网箱的大小因地域而异,有的为140厘米×80厘米×60厘米,使用木料制成,每箱可暂养4至8千克鳗苗。也有一些网箱的大小是根据池塘大小量身定制的。这些多样的暂养设施,满足了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实际需求。

鳗苗暂养技术:描述鳗鱼苗种短期培育方法

暂养管理细致入微:定期更换网箱与水质

在鳗苗暂养的管理上,除了每天清洁网箱内的污物外,每隔2至3天就需要更换网箱。更换时,将鳗苗捞出放入已更换新水的网箱中。同时,对旧水池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下一次暂养的水质安全。

不同规格鳗苗管理技巧:分养选别提高成活率

不同规格的鳗苗在饲养管理技术上有所不同,因此分养选别是鳗鱼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了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新,止水式鳗苗种培育池在分养前一天晚上,多换一些水,这对提高引食效果非常有帮助。同时,由于体重增加,相对密度增大,若不及时分养,会影响小规格鳗苗的生长和成活率。

放养密度与时间:科学规划养殖过程

鳗苗的放养密度因养殖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为150至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为500至1000克/平方米。低密度放养有利于成长和成活率。此外,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摄食与生长,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以确保鳗苗在适应环境后能够顺利开食驯养。

室内低温暂养:应对特殊需求的技术选择

为了满足出口需求,一些养殖场采用室内低温暂养技术,将温度控制在6至8℃,溶氧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在这种条件下,每平方米可暂养7至8千克鳗苗,暂养时间可延长,成活率较高,是应对特殊需求的有效技术选择。

培育过程精细化管理:从捕捞到成鳗

鳗苗的培育不仅仅是提高成活率,它还直接影响鱼种体质和后期成长,以及三类苗的比例。三类苗指的是一些生长缓慢或个体瘦小的鳗鱼,一般体重只有几克。鳗苗从捕捞到运输、放养,再到养成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以确保成鳗的质量和数量。

暂养方法多样化:满足不同环境需求

鳗苗的暂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在河流中设置网箱、海边捞来的鳗苗进行海淡混合暂养等。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鳗苗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水源与电源:保障暂养环境的基础条件

水源的选择至关重要,平原地区以河湖为主,山区则以溪水、泉水为主,地下水也是理想选择。水质应保持pH值7至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同时,养殖场需配备充足的电源,确保增氧设备的正常运行。

水泥池暂养:完善设施提高效率

一般鳗苗收购站及中转站使用水泥池进行暂养,可直接在池中暂养,也可放入网箱。水泥池面积一般为15平方米,深1米,最大可达200平方米。池中设有喷水、增氧装置,以及注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更换新水。

水温控制与鱼苗放养:确保生长与成活

当水温达到20℃时,各地运来的晚期苗需逐渐降温入暂养池。降温方法包括将鳗苗先放在与外界水温相近的池中,然后逐渐降低池水温度;或分级降温暂养,每级温差不超过5℃。暂养池水温不得低于4℃,以防止鳗苗死亡。

综合管理提升养殖效益

鳗苗的暂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温、水质、放养密度、时间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鳗苗的成活率,还能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