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落花落果,原因复杂
杏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果实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种植过程中,许多农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杏树落花落果。这不仅影响了杏树的生长,也降低了果实的产量。那么,杏树为什么会落花落果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
杏树落花落果的原因
原因 | 详细说明 |
---|---|
气候因素 | 花期气温偏低、阴雨天气影响授粉受精。花器和幼果对低温很敏感,一般初花期-3.9℃,盛花期-2.2℃,坐果期-0.6℃,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就会遭受冻害,引起落花落果。还有花期过度缺水,会缩短花期且降低花粉生活力,造成授粉不良引起落花落果。 |
病虫害 | 金龟子、杏象甲以及杏仁蜂等病虫害会啃食杏树的幼芽、花朵以及果实,导致大量的花果脱落,危害极大。 |
栽培管理 | 肥水管理不当、土壤问题、修剪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杏树落花落果。 |
自身营养不足 | 由于8-9月份雌蕊分化期与9-12月花粉母细胞及胚珠等的形成期养分供应不足,不完全花比例增大,加重了杏树的落花落果。 |
杏树落花落果的防治方法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杏树落花落果:
- 选择抗晚霜、不完全花比例低,且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 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与满足其生长与结果所需的营养、环境条件。
-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防治金龟子、杏象甲以及杏仁蜂等病虫害。
- 合理修剪,保持树形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加强树体营养管理,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案例分析
某地区杏树种植户在2019年遇到了严重的落花落果问题,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2020年杏树产量提高了3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50%。
杏树落花落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杏树落花落果的发生率,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从杏树落花落果,原因复杂,涉及气候、病虫害、栽培管理等。延伸出来,我们谈谈杏树落花落果,管理策略多样化。
杏树落花落果现象解析
在杏树种植过程中,落花落果现象是农户们常遇到的难题。这不仅影响了杏树的正常生长,还直接关系到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深入剖析杏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原因一:气候因素
杏树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花期气温偏低、阴雨天气会影响授粉受精,导致落花落果。此外,花期过度缺水也会缩短花期,降低花粉生活力,进而影响坐果率。以我国某地区为例,该地区春季气候多变,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杏树的花期和坐果。
原因二:遗传特性
杏花是两性花,但许多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利用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不同品种对环境适应不同,花期抗霜冻的能力也不同,晚霜导致的落花落果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原因三:自身营养不足
除了花器结构外,自然环境、栽培条件、树体内营养不足也是导致杏树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生产中,由于8-9月雌蕊分化期与9-12月花粉母细胞及胚珠等的形成期养分供应不足,不完全花比例增大,加重了杏树的落花落果现象。
管理策略多样化
针对杏树落花落果的问题,
策略一:品种选择与调整
选择抗晚霜、不完全花比例低,且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一号、金太阳、优一、凯特、串枝花等。
策略二:加强肥水管理
在杏树生长过程中,要注重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同时,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确保杏树生长所需的水分。
策略三:病虫害防治
加强杏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点防治金龟子、杏象甲以及杏仁蜂等病虫害。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杏树生长的影响。
策略四:人工辅助授粉
对于自花授粉能力较低的品种,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提高坐果率。
策略五:花期管理
在花期,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喷施抗冻剂、覆盖地膜等,降低晚霜对杏树的影响。
通过以上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杏树落花落果现象,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杏树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