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乌药种植后,需经过3

乌药种植后,需经过3

乌药,中药名称为附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然而,乌药的种植并非易事,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

乌药的种植周期

乌药的种植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收获。这期间,种植者需要耐心等待,精心呵护每一株乌药。

播种与育苗

乌药的播种时间通常在立冬前后。选择生长良好的母株采种,将种子进行沙藏,保持沙子的湿度,以降低发芽率。清明前后进行播种,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的地块育苗。播种后覆一层浅土,盖一层稻草,保温保湿。

日常管理

管理项目 具体措施
浇水 乌药怕旱,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水,但也要防止积水,阻碍根部呼吸,导致烂根。
遮阳 乌药植株怕高温,高温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影响成熟期。在种植中要适当遮阳,温度过高要喷水降温。
除草 乌药幼苗长出后要及时进行除草,保证养分充足。
施肥 播种后要进行一次追肥,以后每2月追肥一次,以促进乌药生长。

采收与加工

乌药采收一般在种植后的6-8年进行。采收时,要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这些加工品均为温里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乌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乌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循环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乌药产业。目前,乌药产业已成为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案例分享

近日,在城固县上元观镇范家营村乌药种植基地,村民叶成祥在地里用机器采挖乌药,盘算着今年的收益,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叶成祥是当地的乌药种植大户,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他的乌药产量逐年提高,收入也不断增加。

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目前该县在三合、五堵、上元观等镇共发展乌药种植2万亩,平均亩产765公斤,预计总产1.5万吨,产值1.8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乌药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

乌药种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农业活动。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让乌药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让我们一起期待乌药产业的美好未来!


乌药种植后,需经过3-5年才能收获。的内容结束,现在关注乌药种植周期长,需耐心等待收益。。

乌药的药用价值与种植概述

乌药,中药中的瑰宝,别名附子,以其独特的药效而闻名。它主要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经过加工炮制后,可制成盐附子、黑附子等多种形式。乌药的功效广泛,包括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

乌药种植后,需经过3

城固县范家营村的乌药种植故事

走进城固县上元观镇范家营村,这里有一片生机勃勃的乌药种植基地。叶成祥,一位村民,正在地里操作机器采挖乌药。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盘算着今年的收益。叶成祥说,乌药的种植周期虽长,但一旦成功,收益也是可观的。

乌药的生长周期与收获时间

乌药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在种植7年左右时即可采挖收获。为了缩短乌药的成熟收获时间,可以通过科学选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地以及科学的日常管理等方法。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遮阳降温,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高温干旱和积水烂根等问题。

乌药的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乌药的种植需要精心呵护。选择生长良好的母株采种,立冬前后采收,沙藏种子,清明前后播种。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的地块进行育苗,播种后要及时除草、施肥。乌药植株怕高温,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要适当遮阳,温度过高时要喷水降温。

依托资源优势,范家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乌药产业。目前,该镇已发展乌药种植2万亩,平均亩产765公斤,预计总产1.5万吨,产值1.8亿元。乌药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乌药种植的成功案例分享

在范家营村的乌药种植基地,我们看到,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乌药的成熟收获时间已从7年缩短至6年。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他们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乌药种植提供了宝贵经验。

乌药的种植前景与挑战

尽管乌药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波动、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乌药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