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提高鹅苗成活率,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鹅苗是养鹅业的基础,其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以下是针对鹅苗成活率提升的几个关键点,重点关注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

提高鹅苗成活率,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一、营养补充

鹅苗的早期营养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阶段 营养需求 注意事项
出生后1-6天 5%浓度的白糖水 促进卵黄吸收,刺激食欲
7-14天 青饲料 防止能量和养分供应脱节
15-21天 维生素和矿物质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鹅苗成活率的关键。

  • 合理分群:根据鹅苗体质强弱进行分群,每群150只左右。
  • 控制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减少啄伤和发病率。
  • 消毒防疫:定期消毒鹅舍,预防疾病传播。

三、环境调控

适宜的环境对鹅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 温度控制:出生后1-6天,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7-14天,温度降至25℃;15-21天,温度降至22℃;21天后,鹅苗可适应日常环境。
  • 湿度调节:保持鹅舍湿度在60-65%之间。
  • 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

四、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是保障鹅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 鹅舍消毒: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处理。
  • 疫苗接种:鹅苗出生后1天内进行初次疫苗接种。
  • 疾病预防:定期喂食红糖姜水,预防感冒。

五、案例分享

某养殖户通过实施以上措施,鹅苗成活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8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时间节点: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

提高鹅苗成活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关注营养、饲养、环境和卫生防疫,才能确保鹅苗健康成长,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先讲了提高鹅苗成活率,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接着来看鹅苗成活率提升策略与实践。

优化鹅苗生存环境,打造健康生长基地

在鹅苗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至关重要。以某地养殖户为例,他们通过以下措施显著提升了鹅苗的成活率。

提高鹅苗成活率,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养殖户对鹅舍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鹅苗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他们根据鹅苗的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鹅舍温度,如出生一到六天的鹅苗,鹅舍温度保持在28度左右;7到14天的鹅苗,温度调整为25度左右;15到20天的鹅苗,温度适宜在22度左右。此外,养殖户还注重鹅舍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

科学饲养管理,提升鹅苗免疫力

在饲养管理方面,养殖户遵循以下原则:

  1. 及时补充营养:养殖户为鹅苗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矿剑客等营养补充剂,提高鹅苗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适时开食:鹅苗出生后第一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有利于卵黄吸收和食欲刺激。随后,逐步增加饲料种类和数量,确保鹅苗能量和养分供应充足。

  3. 分群饲养:为避免鹅苗相互啄伤,养殖户按照身体素质强弱进行分群,一般每群150只左右。

  4. 注重卫生防疫:鹅苗出生后一天即可进行疫苗注射,预防常见疾病。此外,定期喂食红糖姜水,预防感冒等疾病。

逐步增加放牧时间,提高鹅苗适应能力

在鹅苗成长过程中,逐步增加放牧时间,有助于提高其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以某养殖户为例,他们在鹅苗成长到10天后开始进行放牧,并逐渐增加放牧时间。同时,在放牧场地进行消毒,确保鹅苗健康。

此外,养殖户在鹅苗换毛、食量增加、体质增强时,适时引导其进入水池适应,避免应激反应。通过以上措施,鹅苗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鹅苗养殖过程中,优化生存环境、科学饲养管理、逐步增加放牧时间等措施,对提高鹅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鹅苗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