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用甜高粱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
甜高粱,作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它不仅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作为饲料用,而且用途广泛,可用于粮食、产糖、糖浆、酿酒、制酒和味精,其纤维还可以用于造纸。甜高粱的高含糖量和蛋白质含量使其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作物。
1. 选地整地
选择平坦、疏松、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播种前需精细整地,确保土壤耙平、耙细,为甜高粱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适时播种
在5cm耕层地温稳定在10-12度,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播种。播种深度以3-4.5厘米为宜,沙土地保墒差的可适当深播。
3.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通常以65~70厘米垄,垄上双行等距条播,矮秆品种播种量为15~22.5千克/公顷。
4. 药剂拌种
播前进行药剂拌种,选用优质种衣剂拌种,以预防病虫害。
1. 灌溉管理
甜高粱苗期需水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孕穗至开花期占15%,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应在拔节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适时适量灌水。
2. 中耕管理
甜高粱苗期中耕2-3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
3. 间苗定苗
甜高粱苗后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定苗时要做到等距留苗,还应拔除杂株,提高纯度。
4. 合理施肥
甜高粱种植时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施入35%专用复合肥30-35千克/亩,配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抽穗至灌浆期施1000千克/亩农肥+尿素8-10千克/亩。
5. 病虫害防治
饲用甜高粱抗病性较强,一般预防性杀菌剂即可防病。田间若发现少量病株,可以及时拔除,随即在地外埋掉。
饲料用甜高粱种植过程中,关键在于掌握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只有精心呵护,才能实现甜高粱的高产、优质、高效。
谈完饲料用甜高粱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接下来聊聊甜高粱种植:技术革新,品质提升。
一、选种与播种,奠定丰收基础
在甜高粱种植的初始阶段,选择优良的种子至关重要。崇明地区作为“甜芦粟之乡”,其甜高粱种植历史悠久,但传统的种植方法正逐步被现代技术所取代。在播种前,我们需要进行风选或筛选,确保使用大粒、籽粒饱满的种子,以提高出苗率和生长速度。
播种深度通常控制在3-4.5厘米,沙土地因保墒较差,可适当深播。此外,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以预防病虫害,为甜高粱的健康生长打下基础。
二、精细整地,肥沃土壤助力生长
甜高粱的种植需要平坦、疏松、肥沃的土地。在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将土地耙平、耙细,为甜高粱的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崇明地区在甜高粱种植过程中,注重土地的改良,采用有机肥与专用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具体施肥量为35%专用复合肥30-35千克/亩,配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为甜高粱的生长提供全面的营养。
三、科学管理,提升产量与品质
甜高粱的田间管理包括间苗、定苗、中耕、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在苗期,需进行2-3次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在定苗时,要等距留苗,并拔除杂株,提高纯度。
在抽穗至灌浆期,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早熟并增加产量。同时,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温变化,适时适量灌溉,确保甜高粱生长所需的水分。
四、病虫害防治,保障丰收
甜高粱抗病性较强,一般预防性杀菌剂即可防病。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若发现少量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埋掉,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此外,在干旱地区,需注意浇水保苗,确保甜高粱的正常生长。
通过以上科学的管理措施,崇明地区的甜高粱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甜高粱不仅产量稳定,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