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6月虾稻田水位、水质、水草管理要点

随着6月的到来,我国各地气温逐渐攀升,高温天气对虾稻养殖户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做好虾稻田的水位、水质和水草管理,确保虾稻共生系统的稳定,实现丰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番。

6月虾稻田水位、水质、水草管理要点

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连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0-100亩的田块。沿稻田四周开挖深1.5m、宽3-4m的稻田环沟;面积超过50亩的稻田,还应在田块中间开挖深1m、宽2m的“十”字形或“井”字形田间沟,环沟、田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

二、水草管理

水草活性较好的,可以分片割头,水草已发黄、发黑死亡的,要重新栽。如果是精养塘,塘中虾不多,可把水降到沟中,平台上晒几天,让伊乐藻全急来铺到土上,再上水,让伊乐藻重新发。高温期可把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移到伊乐草上降温遮阳,效果很好。

三、起虾节奏

6月份进入大量起虾阶段,前期可根据田中情况适当少下地笼,逐步降低田中龙虾密度,不能不下。中后期如果价格处于上涨阶段,一定要全力起虾,能起多少起多少。如果田中龙虾发病,要全力下笼子起虾,如果田中草全烂了、没草了、水特别浑,都要全力下笼起虾。田中虾密度特别大,虾子始终长不大,也要全力下笼起虾。

四、水质及水位管理

管理要点 具体措施
水位 及时加深水位,高温期最少保持60公分以上。
水质 调节水质,改善底质,改善溶氧环境,及时用菌、改底,分解底部有机物,降低耗氧物质,培育合适的藻类。
水草 水草管理重点是根的管理以及草头的管理,根部管理在于及时定期使用生物底改降解型改底,确保根部不被有机物糊住缺氧。

五、晒田管理

这时候要及时投放种虾,育明年早苗。对于秧苗已栽好的虾苗田,要利用6月上旬这一段大虾便宜的时间投放种虾,选择红黑色的龙虾,壳较硬,公母比1:2-3,规格56789就可以。

六、注意事项

1.关注虾稻共生系统稳定,确保不发病不死草,稳产增收。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如水位、水质、水草等,以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3.加强病害防控,及时处理发病虾苗,避免损失。

通过以上管理要点,相信虾稻养殖户能够在这高温季节保持虾稻共生系统的稳定,实现丰收在望。祝大家养殖顺利,生意兴隆!


完成了6月虾稻田水位、水质、水草管理要点,关注虾稻共生系统稳定。的讨论,现在进入虾稻田管理:稳定共生,创新实践。

虾稻田管理:稳定共生,创新实践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攀升,虾稻共作田的管理变得尤为关键。如何确保虾稻共生,实现稳定增收?以下是一篇深入浅出的案例分享,为您揭示虾稻田管理的奥秘。

6月虾稻田水位、水质、水草管理要点

选择合适的地块是虾稻共作成功的第一步。理想的田块应具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等特点。在田块四周开挖深1.5m、宽3-4m的稻田环沟,以及深1m、宽2m的“十”字形或“井”字形田间沟,以增加水体流动性,保障小龙虾生长环境。

水草是虾稻共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供小龙虾的栖息地,同时也能净化水质。在高温期,可适当割头水草,保持其活性。对于已发黄、发黑的水草,应及时更换。此外,高温期可利用水花生、水葫芦等浮水植物进行遮阳降温,提升养殖效果。

三、虾苗投放与捕捞

6月份进入大量起虾阶段,养殖户应根据田中情况逐步降低龙虾密度。在价格上涨阶段,应全力起虾,确保收益最大化。若田中龙虾发病或水草状况不佳,也应全力捕捞。此外,虾密度过大时,也要及时捕捞,以保证虾子健康成长。

高温期,水温升高易导致水体缺氧,引发蓝藻或转水等问题。因此,应保持水位在60公分以上,并适时调节水质。使用生物底改降解型改底,确保水草根部不被有机物糊住,防止缺氧。同时,根据水色变化,及时调整水质,保持透明度在40-50公分。

五、病害防控

虾稻共作过程中,病害防控至关重要。养殖户应定期检查田块,发现病害及时处理。在高温期,更应注意水质变化,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虾稻共作是一项复杂的农业技术,需要养殖户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通过以上案例分享,相信您对虾稻田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经验,创新管理方法,才能实现虾稻共作的高效稳定共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