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种植几年后开始挂果,大棚冬枣管理技术需掌握
一、冬枣种植周期
冬枣,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甜脆水果,其种植周期对于果农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冬枣树在栽种后需要经过三年的生长周期,才能开始挂果。
年份 | 主要工作 |
---|---|
第一年 | 栽种、定植、修剪、施肥 |
第二年 | 加强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 |
第三年 | 重点管理,为结果做准备 |
二、大棚冬枣管理技术
在冬枣的种植过程中,大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清理与修剪
在冬枣种植初期,需要定期清理果园,包括落叶、杂草、病果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合理修剪,调整树体结构,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
2. 环剥技术
环剥技术是提高冬枣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剥或环割,暂时中断地上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提高地上树体的营养水平。
3. 赤霉素促进坐果
赤霉素可以促进冬枣坐果,但需注意使用时机。避免在冬枣树枣吊第二次生长时使用,以免影响幼果发育。
4. 肥水管理
冬枣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追肥,保持土壤水分适宜。
5. 温湿度调控
温湿度是影响冬枣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大棚内,应通过调节设备,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为冬枣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冬枣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案例分享
某地一位果农,通过科学管理大棚冬枣,使冬枣产量提高了30%,果实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 选择优质冬枣品种,确保品种适应性。
- 合理规划大棚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 严格控制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 科学施肥,确保冬枣树营养充足。
-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果实品质。
冬枣种植周期与大棚管理技术是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果农应充分了解冬枣的生长习性,掌握相关管理技术,为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冬枣种植几年后开始挂果,大棚冬枣管理技术需掌握。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冬枣大棚高效管理策略解析。
冬枣园地选择与清理
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园地,确保土壤、水源、气候条件都符合冬枣生长的要求。在滨州沾化区下洼镇赵山村,我们选择了一块地势平坦、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的园地。在种植前,我们对园地进行彻底的清理,包括清除落叶、杂草、枣吊、僵果和草环,以及刮除老翘皮和剪除病虫枝。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越冬害虫和病源,还能为冬枣的生长提供一个干净、健康的生长环境。
冬枣树修剪与整形
冬枣树的修剪与整形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在幼树期,我们采用了疏散分层行、开心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等整形方式。对于密植园,则采用自由纺锤形整形。对于结果树,我们会根据树势进行修剪,调整树体结构,合理安排各类骨干枝,同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回缩下垂枝、冗长枝。此外,老树修剪主要是回缩骨干枝,进行更新复壮。
冬枣树花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在冬枣树的花期,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由于枣花对农药比较敏感,我们在花前尽量将各种病虫害控制住,避免花期用药。此外,夏剪摘心也是花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会在花前及时摘心,或在夏剪摘心不彻底的枣园,继续进行枣头摘心。对于未结果幼树,我们会在骨干枝枣头5-8节时摘心;对于结果树,在有空间的地方留取2-4个枣头作为营养枝,其它枣头根据生长空间随生长随摘除。
冬枣树肥水管理与温湿度调控
冬枣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磷肥。在栽植期间,每株树苗可施用0.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复合肥作为底肥。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因树龄和土壤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设施栽培枣园一般追3次肥,即花前追肥、幼果期追肥和果实膨大期追肥。在温湿度调控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多年经验,适时调整大棚内的温湿度,为冬枣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冬枣树环剥技术与管理
环剥是冬枣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环剥或环割,切断韧皮部,暂时中断地上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相对地提高地上树体的营养水平,满足开花坐果及幼果早期生长发育的急需。环剥时间一般在花后20天左右进行,环剥宽度约为0.5-1厘米。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树势和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环剥的二次开甲。
冬枣树果实管理
在果实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时摘心:对于未结果的幼树,我们会在骨干枝枣头5-8节时摘心;对于结果树,在有空间的地方留取2-4个枣头作为营养枝,其它枣头根据生长空间随生长随摘除。 2.疏果:在果实膨大期,我们需要对果实进行疏除,保留优质果实,提高果实品质。 3.病虫害防治:在果实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果实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我们的冬枣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为我国冬枣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