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禅意深藏花木间,诗人心中有何感

禅意深藏花木间,诗人心中有何感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古寺的屋檐上,那“小清新”的气息仿佛在空气中弥漫。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那句“禅房花木深”,让人不禁好奇,诗人在此心中究竟有何感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两句诗,如同一幅画卷,将禅房的幽静和花木的繁茂描绘得淋漓尽致。想象一下,那曲折的小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花木,禅房便隐藏在其中,仿佛世外桃源。

诗名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 常建
时代 唐代
主题 禅意、自然、隐逸

常建,唐代诗人,仕途不顺,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这首诗,便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禅意的追求。

诗人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画面。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远处传来的钟磬声,如同一曲禅音,让人心生向往。

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禅院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诗人在“禅房花木深”中,心中所感何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这首诗的魅力。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很“小清新”,但实际上也暗藏玄机。

禅意深藏花木间,诗人心中有何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这两句诗,就像一幅画卷,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清晨来到古寺的景象。想象一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树林,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古寺的瓦片上,寺庙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几声鸟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诗人踏着清晨的阳光,走进古寺,内心一定是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吧?

“禅房花木深”上一句:诗人心里住着个“小清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什么意思752019-05-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蕴含的哲理242015-04-02.

看了这首诗,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诗人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会写下这么一首“小清新”的诗呢?

其实,这首诗的作者常建,是一位唐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这首诗,就是他隐居山林之后,对山林生活的一种感悟。

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预测《题破山寺后禅院》将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1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