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为什么会感染伪狂犬病?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猪肉,曾经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如今却成了养殖户心中的痛。伪狂犬病,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却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那么,猪为什么会感染伪狂犬病?感染后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伪狂犬病的神秘面纱。
一、猪感染伪狂犬病的原因
1. 引种带病的后备母猪:为了持续发展生产,一些猪场从外面买回后备母猪,却不知这些母猪可能携带了伪狂犬病病毒。
2. 种猪长期带毒:农村散养户由于自己不养公猪,所提供精液的公猪又是带毒猪,配种时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阴道膜或精液等途径感染。
3. 不重视免疫:现在的农村散养户和生猪养殖场都只注意蓝耳病、口蹄疫、圆环病、流行性腹泻等,忽略了伪狂犬病的防控。
4. 易感动物多,防控难度大: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但是伪狂犬病毒同时会感染犬、猫、牛和老鼠等。如果猪场当中有犬、猫、老鼠等经常出入,则会增加传播概率,导致防控难度加大。
二、猪感染伪狂犬病的症状
症状 | 描述 |
---|---|
神经症状 | 嚎叫、兴奋不安、倒地抽搐、无目的转圈、四肢呈划水状运动 |
消化系统症状 | 呕吐、腹泻、食欲减退或废绝 |
呼吸系统症状 | 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 |
皮肤症状 | 颈部、前肢、后肢、尾根及从骨结节等处被毛完全脱落,露出污秽的红色创面 |
三、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1. 免疫接种:母猪一般在配种前20~25天颈部肌注1次基因缺失苗,产前25~30天颈部注射1次灭活苗;种公猪每间隔5个月颈部肌肉注射一次基因缺失苗。仔猪10日龄内喷鼻免疫1次基因缺失苗。仔猪35~40日龄颈部肌注加强免疫1次基因缺失苗。
2. 隔离淘汰:对发病的母猪立即与受威胁区的母猪分开隔离,对种公猪立即淘汰;对体况差,不能吃奶,呼吸道症状明显,有神经症状,无治疗价值的仔猪立即淘汰。
3. 加强生物安全:对病死动物尸体,死胎等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猪场严格禁止饲养犬、猫及家禽,杜绝犬、猫、鸡及其他鸟类进入猪场,定期进行场内灭鼠、灭蝇工作。
4. 定期消毒:猪场圈舍、器具、排泄物及环境定期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2%~5%的复合酚溶液,或5%~10%的来苏水进行消毒。
5. 提高饲养管理:在饲料当中添加多维葡萄糖,同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加强猪舍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消除各种应激。
6. 对症治疗:为了控制猪伪狂犬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对轻微病症猪只,可试用复方盐酸吗琳胍注射液治疗,用药0.05~0.l0mL/kg,每天肌肉注射1次;对病情严重的可1天肌肉注射2次,连续用药5天。对病猪肌注猪白细胞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5天。对发病的母猪在饲料当中添加阿莫西林、电解多维和葡萄糖,肌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注射液。
伪狂犬病,这个看似可怕的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养殖效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