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断配率提升策略,如何实现7天从67%到92%的飞跃
作者:茶农墨客•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0
在PTT教练团的指导下,一家大型养猪场成功地将母猪7天断配率从67%提升至92%,实现了质的飞跃。下面,我们就来揭秘这家猪场是如何做到的。
猪场情况
该猪场在7月份的母猪7天断配率仅为67%,这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生产成绩。通过现场巡栏,我们发现产房温度偏高,母猪分娩时间延长,产后食欲恢复差,母猪肢蹄病严重,舍内环境湿度偏高,喂料系统的长期剩料残留滋生霉菌毒素,影响母猪正常发情,严重破坏母猪群的健康。
解决方案
1. 加强舍内温度控制
- 在产房单元中间部位增设3个风扇来加快风速。
- 检查并冲洗水帘,防止杂物堵塞水帘孔隙而影响降温效果。
- 加强猪舍密封性,如将门窗漏风口使用泡沫密封胶密封。
- 给猪舍外遮阳网淋水降温,让进入猪舍内的空气快速降温。
- 母猪断奶后,对空栏水线进行严格检查和清洗,将容易移动的水管电焊固定,让母猪上产床后能够饮水充足,加快散热。
- 设置专门单元为母猪待配舍,通过屋顶降温来降低环境温度。
2. 做好肢蹄病防控
- 空栏洗消完成后,产床上面不要泼洒石灰乳,防止母猪蹄部不断被强碱腐蚀从而造成肢蹄损伤。
- 配怀母猪上产床时,仔细检查并标记有肢蹄问题的母猪,及时治疗。
- 针对肢蹄干裂磨损病例,使用1瓶鱼石脂+5g阿莫西林搅拌均匀后进行局部涂抹,1天2次,连续3~5天;并肌注长效7天头孢速倍治10ml和安痛定20ml,5天后再注射1次。
- 针对严重肢蹄病母猪及时淘汰。
3. 强化教槽防控霉菌毒素超标
- 配怀舍员工每2周对喂料系统进行清理。
- 产房空栏清洗消毒时,料槽周边死角清洗干净,避免霉变饲料残留。
- 母猪喂料后,1小时内必须将剩料清理干净,尤其是喂湿拌料或水料。
4. 预防寄生虫感染
- 针对皮肤发黄、毛囊出血点较多的异常母猪集中管理,可以按照附红细胞体方案处理:青蒿素+强力霉素,拌料保健1个疗程。
- 断奶母猪皮肤苍白比例较多,给仔猪补铁同时给母猪肌注补铁剂5ml。
5. 加快母猪子宫复旧
- 同期分娩:母猪预产期第114天的凌晨4点,产房主管安排专人给母猪在外阴结合部注射氯前1ml,控制大部分母猪白天完成分娩,方便集中生产。
- 做好接产:母猪分娩开始后,饲养员按照接产流程执行相关操作。
- 及时助产:当母猪产仔间隔>30分钟时,技术员立即采取助产措施。
- 规范母猪产后护理:区分常规母猪和异常母猪护理,更有针对性。
- 常规护理方案:产后肌注益贞净15ml/头+后躯喷碘酊3天;
- 异常护理方案:先消毒水清洗母猪后躯并擦干,再灌注宫炎净100ml+林可霉素20ml,最后肌注益贞净15ml/头,间隔48小时后观察母猪是否还有流脓表现,若有则再灌注宫炎净50ml,肌注益贞净15ml。
项目结果
经过一系列改善措施后,母猪7天断配率由67%逐步提升至92%,整体提升25%,提升效果非常显著。
小结
PTT教练团在多次服务中发现,环境温度是影响母猪发情率的直接因素,产后护理不到位是引起断奶母猪炎症问题的根源,而减少异常母猪比例是提升母猪7天断配率的关键。猪场需要强化规范母猪断奶前的筛选和护理,降低疾病因素对母猪7天断配率的影响。
指标 | 初始值 | 最终值 | 提升百分比 |
---|---|---|---|
母猪7天断配率 | 67% | 92% | 25%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