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如何科学驱虫?寄生虫竟可造成猪场产量的8%经济损失
作者:农园雅士•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3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寄生虫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小小的“隐形杀手”不仅让猪只痛苦不堪,更是猪场老板心中的痛。据统计,寄生虫病可导致猪场产量损失高达8%,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如何科学驱虫,守护猪场的“金库”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寄生虫种类 | 危害 |
---|---|
蛔虫 | 争夺营养,破坏组织,引起贫血,影响生长 |
鞭虫 | 损伤肠壁,造成贫血,影响生长 |
结节线虫 | 破坏肝脏,引起贫血,影响生长 |
螨虫 | 干扰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影响生长速度和整齐度 |
一、规模化猪场寄生虫虫种解析
寄生虫分为体内和体外两大类。体内寄生虫如蛔虫、鞭虫等,会争夺猪只的营养,破坏组织,引起贫血,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等,会干扰猪只的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和整齐度。
二、如何选择抗寄生虫药物
选择抗寄生虫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因素。同时,还要关注寄生虫的耐药性和药物对猪只的毒副作用。
- 阿苯达唑
- 芬苯达唑
- 伊维菌素
- 阿维菌素
三、科学的三维立体驱虫方式
传统的驱虫方式是每年驱虫一次,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规模化猪场的防控需求。我们要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征,制定科学的三维立体驱虫方式。
- 公母猪:每3个月驱虫一次,连用7天。
- 仔猪:断奶后及45-65日龄各驱虫一次,连用7天。
- 育肥猪:进场当日、引进猪并群前隔离期间,每次连用7天。
四、环境消毒
科学的驱虫方式必须配合环境消毒。驱虫后,要对猪舍进行严格冲洗消毒,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同时,要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等工作,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五、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
- 重视育肥猪驱虫而不重视母猪的驱虫。
- 不要一次性使用大剂量的驱虫药,应分多次小剂量添加。
- 驱虫后要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焚烧或深理。
寄生虫防控是规模化猪场的重要工作,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定期驱虫,做好环境消毒,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才能保障猪场的健康发展,减少经济损失。
以上是按照您的要求,使用HTML标签编写的一篇关于规模化猪场寄生虫防控的文章。文章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符合百度SEO优化规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