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C30与重组毒比例提升,防控PRRSV之道究竟何在
作者:茶海韵士•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4
2015年7月,蓝耳病NADC30株悄然传入我国,自此,一场关于防控PRRSV的战役就此展开。如今,NADC30与重组毒的比例不断提升,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养殖行业关注的焦点。
毒株 | 攻毒后实验动物的肺部损伤比例 | 攻毒后实验动物的日增重 |
---|---|---|
SDSU73 | 82% | 0.152kg |
MN184 | 71% | 0.238kg |
NADC30 | 45% | 0.298kg |
NADC31 | 16% | 0.321kg |
NADC30株不仅与国内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发生重组,还与临床野毒株、个别疫苗毒株发生重组。据姜平教授实验室的研究,28个NADC30-like毒株中有9个来源于JXA1-R疫苗株与其他毒株的重组。
NADC30-like PRRSV的特点
NADC30-like PRRSV与以往流行的毒株不同,该类病毒与其他PRRSV重组机率显著提升,重组后毒株之间毒力差异较大,导致现有的商品化疫苗不能对重组毒株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防控PRRSV的策略
面对NADC30与重组毒的挑战,防控PRRSV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 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猪群抵抗力。
- 降低病毒血症,减少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 控制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
- 缩短猪群恢复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蓝耳病疫苗的演变
近年来,蓝耳病疫苗研发也在不断迭代更新。金宇集团首席兽医师余平良分享了第五代和第六代蓝耳病疫苗,以及蓝耳病的免疫策略。
“蓝立优”第五代蓝耳病疫苗,安全第一。该疫苗使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基因工程嵌合病毒,毒力低、安全性高,可以接种任何猪只。
“蓝净优”第六代蓝耳病灭活疫苗,无ADE现象。该疫苗使用现代靶向技术,修饰与沉默感染增强性靶点,同时增强中和表位基因的表达,避免了一般灭活疫苗易出现的ADE现象。
蓝耳苗的组合免疫策略
针对不同猪场的情况,蓝耳苗的组合免疫策略也有所不同。
- 阴性场:母猪不接种疫苗;感染压力大时,母猪每年接种2-3次蓝净优;生长育肥猪7日龄第一次接种蓝立优0.5头份,21日龄第二次接种蓝净优1ml;后备猪在隔离期首次接种弱毒苗作为驯化,随后接种2次蓝净优,直到血液PCR核酸阴性为驯化合格。
- 阳性稳定场:母猪每年接种2-3次灭活苗;仔猪7-14日龄接种蓝立优,21-28日龄蓝净优;后备猪隔离期首次接种蓝立优1头份作为驯化,3-4周后接种2次蓝净优2ml,间隔3-4周,直到血液PCR核酸阴性为驯化合格。
- 仔猪不稳定场:母猪连续接种2-次蓝净优2ml,然后每年3次蓝净优;仔猪7日龄接种0.5头份蓝立优,21 日龄接种蓝净优;后备猪隔离期首次接种弱毒苗作为驯化,随后接种2次蓝净优,4周后血检,直到血液PCR核酸阴性为驯化合格;断奶猪按照健康水平分群饲养,断奶仔猪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添加2-3周敏感药物,以减轻症状和继发感染。
- 母猪不稳定场:母猪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添加3周敏感药物,以减轻症状和排毒,如果用药4周后母猪依然表现有发热不吃、流产死胎,则所有怀孕母猪考虑一次性接种1头份弱毒苗,以加快母猪稳定。母猪稳定后连续接种2-次灭活苗蓝净优2ml,然后每3-4个月接种一次灭活苗;生长育肥猪7日龄接种1头份蓝立优,21 日龄接种蓝净优;后备猪隔离期首次用蓝立优作为驯化,随后接种2次蓝净优,直到血液PCR核酸阴性为驯化合格。
- 发病场:母猪日龄或饮水加药3周,减轻症状和排毒,3-4周后母猪连续接种2-次蓝净优2ml,然后每年接种3次蓝净优;生长育肥猪7日龄接种蓝立优,21 日龄接种蓝净优;后备猪隔离期首次用蓝立优作为驯化,随后接种2次蓝净优,直到血液PCR核酸阴性为驯化合格。饲料或饮水中添加1-2周药物,以减轻症状和经济损失。
防控PRRSV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适应。通过科学防控、合理免疫,才能确保我国生猪健康养殖,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