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猪场重要传染病如何防控?防控措施有哪些
作者:田园茶情客•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南方地区的养殖户们又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期。这个时期,猪场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尤其是非洲猪瘟。那么,如何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里,保护好我们的猪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在梅雨季节,猪场最易感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存活几率反而更高。比如,蛔虫、球虫等寄生虫,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繁殖。
二、下雨对消毒防控工作的影响
- 下雨导致生产区外环境消毒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 喷洒在外环境的消毒药被雨水稀释,达不到有效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 雨水浸润可能导致病原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造成疫源区扩大;
- 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滋生蚊蝇,病原体可通过虫媒进行广泛传播。
三、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的影响
猪是缺少汗腺的动物,高湿度环境给猪造成的应激远远高于高温环境。严重的应激会导致猪内分泌系统紊乱、酸碱平衡被打破、消化系统平滑肌蠕动减缓,最终造成免疫力下降、疾病感染率大幅上升。
四、防控措施
1. 严防外来病原进入
保持隔离消毒政策不放松。人员执行隔离、洗澡、消毒等措施,进入的物品采用药物进行消毒。车辆使用烧碱、煤酚皂等消毒,建议消毒池上搭建顶棚,避免雨水进入消毒池稀释消毒液。
2. 圈舍冲洗消毒
在雨季,如果地下水源有烈性病原污染,比较危险。因此,可以按以下方式对地下水进行严格消毒:
- 选择氯制剂作为消毒药物,既便宜又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 根据水的体积确定消毒药物用量,保持水中有效氯含量达到4mg/L,作用30分钟。
3. 强化管理
高温、高湿环境下,管理措施以降温、通风、除湿为主要手段。通风是带走热量和猪舍内水分的有效手段,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足够的空气交换量。
4. 安全合理的营养供给
避免霉菌毒素、酸败脂肪、变质的饲料损坏免疫器官,最终导致免疫力下降。饲料原料供应商要有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保证原料或饲料在生产、储运的过程中能避免烈性传染性病原体污染。
5. 控制好基础疾病
建议猪场每三个月对猪群进行一次全面的抗体及抗原抽样监控,这样可以明晰猪群的健康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补种和药物预防保健。
梅雨季节猪场传染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猪场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生猪产业做出贡献。
防控措施 | 具体操作 |
---|---|
人员消毒 | 进入猪场前,人员进行洗澡、消毒。 |
物品消毒 | 进入猪场的物品进行药物消毒。 |
车辆消毒 | 车辆使用烧碱、煤酚皂等消毒。 |
水源消毒 | 使用氯制剂对地下水进行消毒。 |
通风除湿 | 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
营养供给 | 提供安全、合理的饲料,避免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
疾病监控 | 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及抗原抽样监控。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