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措施有哪些
作者:农科之光•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亲爱的养猪者们,你是否在为母猪繁殖性能的提升而烦恼?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营养措施,让你的母猪产仔多多,效益满满!
母猪繁殖性能指标大盘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母猪繁殖性能的几个关键指标:
指标名称 | 描述 |
---|---|
年产胎次 | 一年内母猪产仔的次数 |
PSY |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 |
NSY |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育成仔猪数 |
母猪更新率 | 母猪群体中更新母猪的比例 |
返情率 | 母猪未受孕而返情的比例 |
断奶仔猪成活率 | 断奶后仔猪的存活率 |
营养措施大揭秘
想要提升母猪繁殖性能,营养措施是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几个重要的营养措施:
1. 矿物元素和维生素,骨骼和肢蹄的守护神
母猪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肢蹄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水平过低或不平衡。为了改善骨骼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生物学利用率高的矿物元素,并补充维生素A、D、E、B族等。
- 调节饲料的电解质平衡值,妊娠母猪建议DEB值在180-240 mEq/kg之间。
- 确定正确的钙磷水平,非植酸磷水平在0.3-0.45%之间,钙与非植酸磷之比在2.06左右。
2. 阶段营养管控,产仔性能的调节器
母猪的繁殖过程可以分为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围产期、哺乳期、空怀期等六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营养措施:
- 哺乳期延长至24日龄后断奶,可显著增加下一胎的产仔数。
- 断奶至配种前,提供专门的断奶催情料,增加卵泡质量。
- 妊娠前期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料量,促进背膘恢复。
- 妊娠中期促进乳腺发育,避免能量过剩。
- 妊娠后期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
- 围产期注意换料,预防便秘,改善肝胆健康。
- 哺乳期兼顾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平衡,提高采食量。
营养与管理的完美结合
母猪的生产是一个前后高度关联的循环过程,各阶段的营养供给也是相互关联且各有重点的。只有将饲料营养与营养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各阶段的目标,从而提升母猪的繁殖能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的养猪事业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养猪高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