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冬季非洲猪瘟防控——如何确保猪群安全度过严寒
作者:牧海耕山•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4
寒冷的冬季,对于养殖户来说,不仅是考验猪群体质的时候,更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确保猪群安全度过严寒,以下是我们的实用指南。
防控要点 | 具体措施 |
---|---|
人员管理 | 严格执行返场和入舍消毒流程,减少人员带毒风险。 |
车辆管理 | 避免外界车辆进入猪场,实行物资中转制。 |
物资管理 | 延长物品静置时间,降低物品带毒风险。 |
猪群免疫 | 强化猪群非特异性免疫,提高猪群抗病力。 |
疾病防控 | 做好冬季季节性疾病防控,预防病毒性猪病。 |
日常监测 | 做好猪群非瘟日常监测,减少误判和漏检。 |
出栏管理 | 实时出栏,避免压栏,降低疫病风险。 |
人员管理:严防病毒“潜入”
冬季,人员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狠抓人员返场和入舍消毒流程的执行。返场人员必须经过修剪指甲、手部消毒、脱鞋、脱衣、淋浴、更衣、换鞋等七大消毒动作,确保人员不带毒进入猪舍。
车辆管理:切断病毒“通道”
车辆也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病毒通过车辆传入猪场,我们建议避免外界车辆进入猪场,实行物资中转制,通过内部物资专用运送车将外部车辆物资送入仓库。
物资管理:延长静置时间
针对猪场常用的生产物资,如饲料和兽药,建议在进行消毒后,适当在仓库延长静置时间,降低物品带毒风险。一般静置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猪群免疫:提高抗病力
在冬季,猪群抗病力会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有必要强化母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猪群对非瘟的感染阈值,降低猪群爆发非瘟风险。
疾病防控:预防病毒性猪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口蹄疫以及腹泻等疾病高发时期,这些疾病对非洲猪瘟的爆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防控,通过特异性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环境控制等方面来实现。
日常监测:减少误判和漏检
由于非瘟弱毒株的不断出现,其间歇性排毒的规律也逐渐被掌握。在猪群发生移动时,如转群、卖猪时,通过检测猪群路过轨迹,如赶猪通道、出猪台,就能在猪群表现症状之前提前掌控、提前干预。
出栏管理:降低疫病风险
当前猪价仍处于波动期,有的猪场为获取更高利润采取压栏的措施,会导致猪群饲养密度增大,疫病风险增加。建议猪只达到上市体重后合理安排出栏时间。
在冬季这个特殊的时期,家庭农场要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从人员、车辆、物资、猪群免疫、疾病防控、日常监测和出栏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猪群安全度过严寒,为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