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从后备猪开始,科学饲养

从后备猪开始,科学饲养

在我们的养猪事业中,母猪就像那默默耕耘的农夫,而后备母猪则是这片沃土上的希望。它们承载着未来猪群的希望,因此,从后备猪开始,科学饲养至关重要。

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母猪的繁殖性能,关乎产仔数、仔猪活力、成活率以及母猪的泌乳量等关键指标。这不仅直接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更是整个猪场生产力的基石。

后备母猪的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的适时配种时间一般在8~9月龄,这时它们已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配种时,应避开初情期,选择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周期进行。

首次妊娠的重要性

首次妊娠时的体况,对后备母猪的终生繁殖性能至关重要。养猪生产者、兽医、遗传学家和营养学家都会关注这一点,确保后备母猪在首次受精和受孕前得到充分发育。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

后备母猪需要特殊的营养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良好的繁殖性能。这包括大量的钙、磷、生物素、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胆碱等营养成分。

繁殖性能与遗传基础

一些学者研究了不同性别组成猪群的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发现来自公猪较多的子猪群的后备母猪,其配种成功率较低。

饲养管理程序

科学的母猪饲养管理程序应是分阶段饲喂。每天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查情的好坏是影响人工授精水平的关键。

后备母猪的挑选

挑选后备母猪时,不仅要关注体型,还要考虑繁殖性能。臀部过大的母猪可能繁殖性能不佳。

防止后备母猪过度肥胖

还要防止后备母猪过度肥胖,这会抑制生殖器官发育。确保在8.5月龄,体重120—130千克左右开始配种。

生产程序与胎次结构

判断生产程序是否合适,较好的判断参数是后备猪进场-配种间隔。从一个基础母猪群开始建立到一个稳定的猪群年龄结构的转变并不容易,但有时也随品种、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条件等有所变化。

遗传基础与繁殖力性状

进行母猪繁殖力性状的选育和测定,性状主要有每头母猪每胎的产活仔数,窝断奶数,21日龄窝重及年产仔胎数。

母猪终身生产力

近年来,关注通过改进母猪终身生产力来判定母猪最佳生产性能是一个新的趋势。母猪终身生产力指的是母猪在群期间生产的合格断奶仔猪总数。

影响SLP的限制因素

影响母猪终身生产力的限制因素包括在群保留率、繁殖障碍等。改进最大的机会是后备母猪入群正确诱情→第2次分娩。

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

挑选繁殖潜能最大的后备母猪、持续供给高品质、符合配种要求“筛选”过的后备母猪、在配种时达到合适体况的相应管理措施。

挑选繁殖潜能最大的后备母猪策略

检测后备母猪对公猪刺激的反应,识别早熟后备母猪是鉴别高产后备母猪的一种有效方法。后备母猪与公猪接触后30天内自然发情,这种母猪被认为是优秀的后备母猪。

持续供给符合配种要求的后备母猪

使用后备母猪培育区,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诱情公猪与后备母猪占比1:80-100。

后备母猪预选方案

时间 预选内容
保育开始 确认、14个以上的乳头、无脱肛、无疝气、生长速度达到650g/天、窝源
140天 确认、14个以上的乳头、无脱肛、无疝气、生长速度达到650g/天、窝源
160~190天 一般按照需要量的125%进入;公猪身体直接接触;28天内80%发情;增加5-10%没有挑选后备

初情期诱情的关键

1、成熟的诱情公猪-后备母猪发生初情期的最有效刺激。

2、与公猪直接接触优于隔栏接触。

3、把后备母猪放在公猪群内优于把公猪放进后备母猪群内。

GDU刺激后备发情实施方案

1.预刺激:第1周给后备母猪打耳牌,刺青,免疫等;2-4周每天隔栏或走道接触公猪。

2.刺激:1-13天,直接接触输精管结扎过的公猪;14天重新混合所有未发情后备母猪;23天无发情未配种后备母猪肌注一针PG600;识别所有“挑选”母猪。淘汰无HNS的后备母猪。

从后备猪开始,科学饲养

后备母猪发情评分标准

评分 描述
1分 有发情症状,阴户变红、肿大
2分 有发情症状,阴户变红、肿大、互相试探
3分 肿胀变软,呈现粘液
4分 相互爬跨
5分 发情静立反应

提高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

1、挑选最大繁殖潜力的后备母猪。

2、持续供给符合配种性能的后备猪。

3、通过管理措施在后备猪性成熟时达到合适的体况。

使用母猪终身生产力来作为评估母猪繁殖性能的一个指标,非常有现实意义。挑选最大繁殖潜能的后备母猪,持续供给高品质符合配种要求“挑选”过的后备母猪,结合在配种时达到合适体况的相应管理措施是提高SLP的关键因素。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后备猪科学饲养的实用建议,助力养猪事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