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肥秘诀,育肥猪饲养管理如何做到提早出栏
猪只离开保育舍,转入育肥舍,一般在70日龄左右,这时它们机体器官发育已基本成熟,进入了快速生长的阶段。养户们可要注意了,这时候的饲养管理工作可是关键,得让它们快速增肥,尽早出栏哦!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育肥猪饲养管理的要点。
转群前的准备
转群前,得把栏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进行全面消毒。别忘了,料槽、饮水器、漏粪板也得好好冲洗一番。
合理分群
保育猪一般是群养,但转入育肥舍时,就得根据体重大小、强弱程度、品种来科学分群。分群后,得把体弱多病的个体挑出来单独饲喂,好好调养。
饲养密度
一般来说,尽量保证每头猪有1平米左右的空间。如果条件允许,30-60公斤的猪,每头0.8-1.2平米;60公斤以上,每头1.2-1.8平方米。当然,这还得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等因素来定。
日常饲喂
刚转入猪群,头一周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避免因转群、饲料改变产生应激。转群一周后,就可以自由采食了。饲粮要选择营养全面的,别让猪儿们营养不够。
环境控制
育肥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6-22℃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儿们的生长。夏天得注意降暑,冬天得注意保暖。
卫生条件
育肥猪消化吸收快,排泄也多。所以,日常饲养中,要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栏舍干燥卫生。
驱虫与疾病预防
要保障育肥猪的快速生长,疫苗、保健和驱虫可是重中之重。日常生产中,要做好猪病防疫和驱虫工作,严格执行当地的猪病免疫接种程序和规范要求,按时完成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常见猪传染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猪种选择与饲料添加
高。所以猪种的选择很重要。国内一般商品猪都是采用三元杂交模式生产出来的,最常见的是“杜+大+长”或“杜+长+大”。还有一些配套系品种生产性能也很好,比如PIC、斯格配套系、达兰配套系等。这些洋品种虽然生产性能非常好,但肉质一般。如果想要生产高档猪肉,建议采取“本地品种+洋品种”的搭配。
光吃不长的问题,预防僵猪的存在。仔仔壮,仔猪的饲料可以添加甲酸钙。甲酸钙的食入可以使得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甲酸钙的份量可以控制在1.5克,有利于饲料的转化率,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饲料过渡与生长育肥猪饲养
用育成料和育肥前期料混合喂之,用3天的时间逐渐由育成料过渡到育肥前期料,体重达60公斤后,开始喂育肥后期料。育肥猪一律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一个集约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头数约占50%~60%,其消耗的饲料占各类猪总耗料的75%左右。
项目 | 描述 |
---|---|
猪种选择 | 采用三元杂交模式或本地品种+洋品种的搭配 |
饲料添加 | 仔猪饲料添加甲酸钙,育肥猪饲料添加微量元素铜 |
饲养密度 | 尽量保证每头猪1平米左右的空间 |
环境控制 | 温度保持在16-22℃之间 |
驱虫与疾病预防 | 严格执行猪病免疫接种程序和规范要求 |
要想让育肥猪快速增肥,提早出栏,饲养管理可是关键。希望以上这些小技巧能帮到大家,让猪儿们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