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后备母猪饲养流程,提升繁殖效率
作者:农牧创意家•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4
加强母猪在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能显著提升仔猪的出生重和产仔数,进而有助于整体产值的提升。通过注射性激素等方法,诱导母猪提前发情,可以有效缩短产仔间隔,为提升年产仔窝数提供可能。
后备母猪的管理与优化
Koketsu等人主要从两方面加强后备母猪的管理并优化相应培育技术:提高繁殖母猪的个体繁殖性能;在群体水平上缩短母猪群体的非生产天数。
提高措施 | 目的 |
---|---|
增加母猪繁殖性能 | 提高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性能的后备母猪 |
优化饲养管理 |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
加强繁殖发情配种 | 提高繁殖效率 |
在二元杂交母猪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高效的繁殖和健康的仔猪,以下是一些优化繁殖管理的有效方法。
优化繁殖管理的有效方法
- 合理安排配种季节,如春季4至5月配种,秋季8至9月产仔,提高母猪的配种效率和产仔数量。
- 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健康、合格的基础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产出健康的后代仔猪。
- 注重后备母猪的选育,挑选有良好健康状况、优良品种性能、健壮四肢、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均匀良好的高产母猪后代。
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效率。饲养管理方面,采用群体饲养,每头母猪占圈面积至少0.66平方米。每头母猪限饲2—3公斤妊娠母猪料。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
猪场最大目标是实现最大化繁殖效率/产出,后备母猪等于上市猪品种的一半,因此要特别关注后备母猪的管理。因为后备母猪还在生长,而母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低,环境影响大,所以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以提高母猪群的环境水平。
营养调控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15%的粗蛋白质,0.95%的钙和0.65%的磷。应以其膘情确定后备母猪的喂料量:日喂料量为1.5-3千克。
促发情与适应性训练
待配种的后备母猪转群至配种舍后,应进行配种前的适应性训练,在第2或第3情期时进行配种,完成整个后备母猪培育的生产和技术环节。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群健康生长及有效产出的重要保证。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能为养猪场提供健康、合格的基础母猪群,并能有效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产出健康的后代仔猪,是养猪场生产持续稳定及高效产出的前提,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直接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