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管理,妙招
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饲养母猪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产仔数的关键和保证。
后备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简单实用小妙招,搞定后备母猪不发情。近几年,有些猪场后备母猪的淘汰率高得惊人,可达到40、50%,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顽固不发情被淘汰。虽然淘汰猪可以按肥猪价出售,但数月的饲养管理费用仍是一大笔损失,一般每头要损失千余元。怎样才能减少后备母猪因不发情而造成的损失呢?
阶段 | 饲养管理要点 |
---|---|
断奶时 | 健康的个体产仔10头以上 |
第二产 | 产的母猪的后裔同窝中第二或第三产出的个体仔猪的选择 |
断奶成活率 | 要从血缘清楚产仔数多12头以上 |
BQP猪场的成功经验
BQP猪场有一个青年母猪配种单元,这个单元周而复始地、有计划地定期为该猪场舍外饲养的猪群提供繁殖母猪,已经成功地经营了好几年。二、按既定目标进行饲养,让青年母猪能如期达到配种要求。
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增加胚胎数量的关键
要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增加胚胎的数量,不仅要求公猪提供品质优良的精子,母猪多排出能够受精的卵子,还要让公母猪在适宜的时间内交配,使卵子大部分或全部有机会受精,这是决定受胎率高低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为此, 应掌握母猪发情的规律。
母猪发情的规律
发情的母猪什么时间接受公猪爬跨及接受爬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猪的类型、品种、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据统计,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大群母猪中,35日龄断奶后,7天内发情的母猪占85%,是一次必须抓住的配种时机。一个发情期的两次配种或输精准确时间,因猪的品种类型、年龄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稍有变化。
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配种前的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发情和排卵,因此应加强配种前的饲养管理,使它能迅速达到正常繁殖体况和性机能,并做到适时配种,力争全配全准,多胎多产。
母猪7阶段饲养管理程序
母猪7阶段饲养管理程序包括:断奶时健康的个体产仔10头以上,第二产的母猪的后裔同窝中第二或第三产出的个体仔猪的选择,断奶成活率要从血缘清楚产仔数多12头以上。
繁殖旺季管理母猪有窍门
使母猪白天产崽。在母猪临产前12天即妊娠后112-113天的上午8-9时,于母猪颈部肌肉注射前列烯醇注射液12毫升,可使98.2%的母猪在次日白天分娩,有效率高达100%,仔猪成活率由试验前的90提高到98以上。
后备猪不能在第一次发情时就配种
原因是过早配种将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寿命。严格实施批次化管理,前提是母猪能同期发情。适当的延后配种,后备母猪发育会更好,采食量更高,提供更高的活产仔数。
适时配种是关键
在正常情况下,适宜的配种年龄是:地方品种6-7月龄,体重50-55公斤;杂交一代母猪8-9月龄,体重65-75公斤;外来瘦肉型品种9-10月龄,体重110公斤。加强饲养,4天左右即可发情配种。
提高母猪产崽率
母猪断奶后3天至发情期内,每天每头饲喂复合维生素B、胡萝卜素各400毫克,维生素E200毫克,配种后剂量减半,再喂3周,每胎可多产崽2-3头。
母猪发情、配种的技术和方法
母猪发情、配种关系到母猪生产性能及母猪养殖效益,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使母猪早发情,早配种,常常采样人工诱导发情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母猪的发情力及配种率,降低了母猪的空怀数及空怀期饲养时间,比正常发情具有明显的优势。
1. 换圈促情或混群饲养方法
仔猪断奶,把母猪赶走,改变母猪舍饲环境,或由于多头母猪混群饲养,产生竞争或争斗,刺激激素的分泌,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
2. 公猪诱情效应
使公猪与母猪亲密接触,使公猪的强力气味刺激母猪,可诱导、促进母猪发情。具体做法是每天两次驱赶公猪在饲养空怀母猪舍的走道早晚两次;也可在待配猪栏的中间设置诱情公猪栏,栏内饲养试情公猪,通过公猪与母猪气味、又要交流,诱导母猪早日发情配种。
3. 精液诱导法
用猪精液输入到母猪的生殖道中,诱导母猪发情。
4. 录音诱导法
在空怀待配舍内定时播放公猪的叫声、母猪的求偶声及公母猪的配种声等录音,诱导母猪早日发情。
5. 延长光照时间
由于光照短、弱,导致母猪性激素分泌不足不能正常发情,通过加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来促进母猪性激素的分泌,促进母猪的发情。
6. 药物催情
一是用一些具有催情的中草药;二是激素类药物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后备母猪,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实现养猪生产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