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在养猪业中,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它们是未来猪群的基石,直接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关注后备母猪的这两大关键方面。
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
安徽邦农达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场长王志丹介绍,后备母猪在50-90公斤时,选择后备母猪料,自由采食以保障肢体生长;到了90-125公斤,此时既要保证骨架生长又要防止肥胖抑制生殖器官发育,所以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营养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因素可能影响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为了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效能和一生的繁殖效能,我们需要调整饲养管理和营养方案:“欲无病,肠无渣,欲长寿,肠常清”,补充消化营养肠生源调整好消化道的机能状态。
初配体重/kg | 初配P2背膘厚/mm | 母猪产仔数 |
---|---|---|
117 | 126 | 136 |
146 | 157 | 166 |
14.6 | 15.8 | 17.2 |
20.0 | 22.4 | 25.3 |
7.1 | 9.8 | 10.3 |
10.5 | 10.5 | 9.9 |
1.0 | 5.7 | 5.6 |
8.8 | 5.1 | 5.8 |
1.7 | 5.1 | 1.3 |
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
较高的猪群繁殖力水平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而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基础猪群生产潜力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挑选后备母猪的技术
后备母猪的挑选技术性很强,贯穿其生长发育全过程,要依据其父母、同胞和自身的各种综合性能及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后备母猪的生长特点是4月龄以上的小母猪至配种前为后备母猪。生长速度应该是同批次猪中最快的50%~60%,因为充足的生长能保证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良好。
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能量与商品肉猪追求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大的肌肉沉积不同,后备母猪追求的是获得优良的繁殖性能,因此后备母猪摄入的能量水平十分关键。关于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和为繁殖期做体脂储备等营养调控理论及实践技术的研究非常必要。
养殖场案例分享
砖木结构圈舍中14户的猪舍均为封闭式,舍内空间较高,并装有玻璃窗,既能通风透光,又可保温,能做到冬暖夏凉,有利于外二元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外5户猪舍四周没有窗子,空间又低,虽然保温性能不错,但光照不足,不利于母猪的生长发育。
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对养殖场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我们可以提高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为养殖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