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新生仔猪管理:误区一

新生仔猪管理:误区一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新生仔猪管理中的那些事儿,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你知道吗?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的1-3天内,死亡率可是相当高的。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护理误区。

误区编号 误区描述 误区影响
1 出生后立刻扯断脐带,并捋回脐带血 可能导致仔猪拉稀,增加母猪感染风险
2 没有擦干仔猪体表液体,保温措施不到位 容易引发仔猪感冒、腹泻等问题
3 未吃足初乳就断尾、剪牙 增加应激,提高感染风险

误区一:脐带处理不当

仔猪出生后,脐带的处理是个大学问。很多人觉得,脐带越早剪断越好,其实不然。正确的做法是在仔猪出生后约2cm处剪断脐带,剩下的部分在脐带康复时会自然脱落。需要注意的是,脐带中的静脉血含有代谢废物,若挤入仔猪体内,反而会带来危害,比如引发拉稀。而且,用力拉出脐带还可能造成母猪子宫内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延长子宫恢复时间。

新生仔猪管理:误区一

误区二:保温措施不足

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寒能力极差。因此,保温工作至关重要。有的猪场在仔猪出生后只用稻草等粗略擦拭,却忽略了口鼻等细节处的黏液。体表水分会带走大量热量,尤其在冬季,对仔猪的影响更大。夏季时,有些猪场甚至会撤掉保温箱、保温灯,认为仔猪不需要这些。实际上,不论春夏秋冬,仔猪的保温措施都不能忽视,否则很容易引发感冒、腹泻等问题。

误区三:初乳摄入不足

初乳是仔猪出生后获得免疫力的关键。然而,有些养殖户在仔猪未吃足初乳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断尾、剪牙等操作,这样做会大大增加仔猪的应激反应,留下的创口也容易感染。正确的做法是,保证所有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吃饱一次初乳,24小时内至少应吃到105克以上的初乳。因为母猪分娩3天后,母乳中的γ-球蛋白含量会降至最低,这时初乳的作用尤为重要。

新生仔猪的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为养殖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的养殖业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