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是养殖业的“种子”,培育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农资贤友•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4
后备母猪,就像是养殖业的“种子”,它的健康状况和培育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养殖场的未来。那么,如何种好这颗“种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能繁母猪大概3.5-4月左右周期。可以看出整个畜牧养殖业pe值在历史底部。种子一号4.公司大致成本15元/公斤。
后备母猪在母猪群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0%。它们是农场生产潜力的最大决定因素,第一胎的产仔数能够影响母猪终生的产仔表现。
培育后备母猪的关键步骤
配种后管理配种后不再合群,妊娠后期单圈饲养,保持圈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供给充足饮水。
选种与引进:选择体型结构良好、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性能好的个体。从可靠的种猪场引进,进行隔离观察和疫苗接种。
饲养环境细节:温度与湿度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至22℃,相对湿度控制在60%至70%。卫生管理定期清扫、冲洗和消毒猪舍。
一个典型的养殖场案例
种类 | 数量 |
---|---|
能繁母猪 | 1230头 |
种公猪 | 26头 |
后备母猪 | 186头 |
仔猪 | 3274头 |
育肥猪 | 3140头 |
这个养殖场极大地促进了该区养殖业的产业发展,提升农民依靠养殖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培育后备猪的任务
培育后备猪的任务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遗传疾病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
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
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第一胎的产仔数和仔猪的出生重量,而且还会影响以后多胎的生产成绩。
玉米与养殖业
玉米一直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也是畜牧养殖业的饲料基础。作为研究者和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产制高纯度的标准良种,让各地...
后备母猪是养殖业的“种子”,培育管理至关重要。只有种好这颗“种子”,才能收获满满的果实。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