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场蓝耳病稳定与否,需定期检测

蓝耳病,这个让养猪户们闻风丧胆的疾病,对猪场的影响不仅仅是病毒本身,更可怕的是感染了蓝耳病的猪群,它们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尤其在非瘟防控期间,感染概率大幅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养猪人必须要有高度警惕。

猪场蓝耳病稳定与否,需定期检测

中药的神奇作用

说起中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神秘莫测,但中药在蓝耳病的治疗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并不是像西医那样直接杀灭病毒,而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健康度和免疫力,调节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接触蓝耳的免疫抑制。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不仅治标还治本。

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猪,每当猪生病了,奶奶就会拿出一些草药来熬汤,虽然过程繁琐,但效果却出奇的好。现在想来,这其中可能就蕴含了中药的智慧。

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蓝耳病的控制与净化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管理流程和后备猪引种驯化等多个因素。就像一座堡垒,只有坚固的防御,才能抵御外来的侵袭。

如果栏舍紧张或时间限制等特殊情况,在猪群稳定,使用高质量疫苗驯化和检测不排毒的前提下,隔离期可以缩短到45天。所以,引入种猪的健康与否,是决定引种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规模猪场引种 要考虑猪群的健康问题。

疫苗的选择与免疫

确定猪场蓝耳病的感染状态后,仅对阳性不稳定群进行免疫预防。在控制策略上,依然强调采用以生物安全、疫苗防控、实验室检测与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猪场蓝耳病稳定与否,需定期检测

每个猪场究竟选择哪个疫苗,需要检测本场优势蓝耳病毒株的血清,选择血清型最接近的疫苗。就像挑选衣服,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穿得舒服。

母猪的稳定性与猪场整体稳定的关系

由于蓝耳病在产房就可以开始感染仔猪,然后由仔猪离乳后把病毒带入保育舍,因此母猪稳定与否与猪场整体稳定有紧密关系。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根基不稳,那么整个树都可能会倒下。

如果蓝耳抗体S/P超过2,那么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蓝耳病的挑战与应对

自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来,蓝耳病一直是困扰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在中国,蓝耳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反复发作,并引起大量猪只死亡。特别是以高致病性蓝耳病为罪魁祸首的猪高热病,不仅在国内兴风作浪,还漂洋过海,出口到其他国家。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应对的策略。通过定期检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猪场的蓝耳病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猪场的稳定。

猪场蓝耳病的识别信号

猪场蓝耳病是否感染或感染后是否稳定,主要通过以下“识别信号”进行判断:

序号 识别信号
1 妊娠母猪流产多见于妊娠后期,部分母猪会出现早产,配种母猪返情率比例升高,妊娠后期流产或早产≥8%,返情率≥10%。
2 流产多见白色死胎、木乃伊、胎衣呈暗红色,胎衣有出血点或血泡,脐带出血。
3 猪场返情率大比例增加,主要集中于头胎母猪;此外,母猪产后感染增多,产后出现少乳、无乳,健仔率低,PSY降低明显。
4 新生仔猪腹泻,正常抗生素保健或治疗无效,强制断乳后仔猪腹泻症状出现减轻或停止,腹泻期间仔猪的腹股沟淋巴结发暗,乳头“鼓胀”且基部发黑或有黑点或黑圈;2周内仔猪死亡率≥25%,窝产仔死木畸比例≥20%。
5 断奶仔猪呼吸道症状非常明显,尤其是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感染发病率升高!剖检以见到胸腔和腹腔积液纤维素渗出为主。
6 猪群发病多呈现混合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投药进行防治会减轻病症,一但停药就会 反弹,常表现末端皮肤发紫、肺脏呈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出血等病症,伤亡率较高!
7 猪场猪瘟、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等疫苗的免疫效果差,尤其是猪瘟抗体检测结果猪瘟阻断率“良莠不齐”,这种猪场可以判定蓝耳病不稳定。
8 猪场采血进行猪蓝耳病血清抗体ELISA检测,种猪群S/P值≥2.2超过10%,仔猪S/P值≥1.7超过20%,各阶段猪群离散度≥40%,则可以判定猪场蓝耳病不稳定。

猪场蓝耳病的稳定与否,关系到猪场的生死存亡。定期检测,是保障猪场稳定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猪场的安全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