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蹄裂隐患大,养殖需警惕

猪蹄裂隐患大,养殖需警惕

一、猪蹄裂的症状

猪蹄裂病不仅母猪常发生,种公猪、保育猪、育肥猪也易发生。母猪蹄裂病主要发生在秋冬和早春季节。母猪蹄角质变软,极易磨损,随后蹄壳龟裂、蹄横裂和脚垫出现裂缝。由于猪舍地面粗糙,在运动和摩擦下,蹄角质的裂口会出血。病猪出现裂口感染或蹄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跛行。

二、猪蹄裂的危害

母猪蹄裂问题普遍被低估,没有注意到对经济效益影响的严重性。

  • 一旦发生短期很难治愈,病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造成母猪被淘汰。
  • 品种优良的种猪,尤其是进口的种猪,一般发病率在20%-70%,损失巨大!
  • 蹄裂已经造成很大损失了,但种猪伴随着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性能下降,损失更大。保育猪、育肥猪增重缓慢,抗病力低。
  • 蹄裂易引发其它病。发生蹄裂后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因卧地少动,继发肌肉风湿,有的磨破皮肤形成局部脓肿。母猪活动、采食减少,影响配种及胎儿发育;母猪消瘦,奶水少,哺乳仔猪生长发育不好,易腹泻,死亡率高。

三、猪蹄裂的发生原因

猪蹄裂的发生原因有很多,

  • 天气原因:北方寒冷季节时间长,地面温度低,蹄部血管收缩,造成流向蹄部的血液减少,蹄部得到的营养就持续减少。
  • 饲料生物素的缺乏:母猪使用的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中生物素的含量不足,长期单一使用玉米/豆粕型日粮,本身就缺乏生物素。
  • 猪舍地面问题:细沙水泥地面的如同砂轮一般,对猪的猪蹄部的磨损是最严重的。
  • 品种和年龄:长白猪的蹄部由于遗传的原因,最容易磨损而患蹄裂症。
  • 限位栏饲养方式:繁殖母猪在限位栏中时间长,运动减少,猪蹄部疾病增加。
  • 猪舍潮湿:猪蹄底部长时间潮湿,加上细菌繁殖,蹄部易溃烂。
  • 消毒剂问题:带猪消毒不宜选择强酸、强碱消毒剂。
  • 药物问题:母猪长期使用磺胺类药进行治疗或预防,会竞争性抑制生物素的活性。

四、猪蹄裂的预防

预防猪蹄裂的关键在于改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

  • 母猪料中添加发酵豆粕、酵母粉。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地面干燥。
  • 定期进行蹄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猪蹄裂的治疗

一旦发现猪蹄裂,应及时进行治疗。

  • 母猪料中添加生物素。
  • 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溃疡。
  • 涂以红霉素软膏、凡士宁、鱼石脂软膏。
  • 因蹄裂、蹄底磨损导致继发感染链球菌和葡萄菌病的治疗:阿莫西林+替米考星拌料,肌注头孢噻呋钠。

猪蹄裂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解猪蹄裂的症状、危害、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猪蹄裂病,保障养殖效益。

症状 危害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蹄壳龟裂、蹄横裂和脚垫出现裂缝,蹄角质的裂口会出血。 病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造成母猪被淘汰。 母猪料中添加发酵豆粕、酵母粉,加强饲养管理。 母猪料中添加生物素,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涂以红霉素软膏。

猪蹄裂隐患大,养殖需警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