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团队揭秘后备猪隔离与适应策略
你知道吗?在养猪行业中,后备猪的隔离与适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项目 | 描述 |
---|---|
隔离时间 | 至少28天 |
隔离距离 | 离原有猪群至少300米 |
适应期 | 不少于4周 |
兽医团队 | 参与制定诊断检测计划 |
隔离的重要性
后备猪在引进后,需要至少28天的隔离观察,这是为了确保猪场的安全。想象一下,如果一只携带病原体的后备猪混入了种猪群,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隔离是保护猪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隔离与适应的具体措施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隔离与适应的具体措施。
隔离的距离非常重要,要求离原有猪群至少300米,确保两者没有任何接触。如果无法完全隔离,可以将引种的种猪放在经高压冲洗、消毒、空场过并尽可能远离原有猪群的地方。
最新整理的养猪饲养管理隔离舍,需要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5%以上。工作日程包括上午和下午的观察猪群、喂饲、治疗、活理卫生,以及其他工作,如冲洗猪栏、活理卫生等。
隔离和过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场畜群的健康状况,使引入猪群对本农场中存在的复合病原体逐渐产生免疫并适应。免疫包括自然接种、胎衣、木乃伊、死胎、粪便、与本场畜群接触等,以及人工接种、免疫疫苗。
隔离2周后,猪群健康稳定,开始接触驯化。以不低于1:10的比例使用低胎次淘汰母猪进行混养。混养期间,每隔1周对参与驯化的淘汰母猪更换栏舍,也可对参与驯化的淘汰猪进行更换,增加新种猪与不同病原的接触,接触驯化不少于4周。
后备猪人员驯化10天期间必须隔离。微微一笑白发生提醒我们,后备猪引进后在专门隔离舍进行隔离观察、检疫,确保不从外界引入新的病原。
引进的后备猪提前接触场里的病原微生物以及进行正确的疫苗接种,使其在隔离期间就能产生高的抗体水平,并预留一定的康复期和排毒期,避免入群后在本场猪群内大量散毒,引发猪群爆发疾病。
不进行隔离适应的后果是,6-12周的仔猪相对来说比较健康,免疫器官正在逐渐趋向发育完善,主动免疫未完全建立起来,抗体较低,机体抵抗力弱。若隔离适应一共为30天,那么加药2周,第三周开始自然接种。
1. 张汀;《后备种猪引进后的隔离与适应方案》;《山西农业》2007年04期
2. 吴同山;胡毅军;《后备母猪的引进与管理》;《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年03期
后备猪的隔离与适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只有做好了这一环节,才能确保猪场的健康发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