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蓝耳不稳定,采用“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策略
作者:农艺巧匠•更新时间:3天前•阅读3
最近,我们的猪场遇到了点麻烦,蓝耳病毒不稳定,导致流产和死淘率上升。这让我们头疼不已,但好在我们有“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的策略,成功稳住了生产。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一、猪场蓝耳不稳定,问题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看猪场蓝耳不稳定的原因。母猪和仔猪都检测出了PRRSV抗原和抗体,临床症状明显,猪场正处于蓝耳病爆发状态。持续时间长达4-6周,通过药物压制、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等措施,我们暂时控制住了流产和死淘,但猪群依然存在阳性带毒问题。
二、稳定带毒生产,关键措施有哪些?
措施 | 具体操作 |
---|---|
闭群 | 猪场只要存在蓝耳波动问题,一般是近半年有过引种。蓝耳在闭群一定时间内,可以做到全群感染和稳定,甚至部分猪可以保持抗体阴性而不出现感染。 |
疫苗免疫 | 母猪使用活苗,在哺乳14日龄母仔同免,免疫活疫苗。仔猪14日龄免疫一次活苗,间隔21天后,35日龄免疫一次死苗。 |
猪群合理保健 | 中药配合替米考星,提升猪群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减少疫苗和抗生素对机体的损伤。 |
三、猪场蓝耳稳定生产的秘诀
1. 闭群是先决条件。我们通过闭群减少活蓝耳病毒流动,减少不同毒株交叉感染。
2. 疫苗免疫。通过弱毒活疫苗+灭活苗免疫,提高机体保护性抗体产生,减少仔猪免疫疫苗后排毒。
3. 猪群合理保健。中药提升猪群健康度和抗病毒能力,减少疫苗和抗生素对机体的损伤。
4. 泰万菌素解决继发感染。通过耐药最小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解决蓝耳引起的继发感染。
通过实施“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策略,我们成功稳住了猪场蓝耳的生产。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养殖过程中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