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病猪高烧、腹出血,速查附红体

病猪的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就像被染上了神秘的红色染料,成为红皮猪。而猪弓形体病的出血点较大,皮肤散乱发红,就像被针扎过一样,淤血点点缀其间。近年来,猪的附红体病和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病例逐渐增多,诊断难度也随之加大。我们必须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和流行特点,结合实验室诊断,才能准确确诊。

病猪高烧、腹出血,速查附红体

猪弓形体病的体温升高特点鲜明,病初体温高达40.5~42℃,稽留7~10天,其临床症状与猪瘟十分相似。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急性期,病变表现为败血症,病猪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并有化脓性症状。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就像被针扎过的痕迹。

症状 描述
高热 病初体温高达40.5~42℃,稽留7~10天
皮肤出血 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指压不褪色
厌食、嗜睡 食欲减少甚至废绝,精神萎靡
呼吸困难 间有呕吐和腹泻,呼吸急促

有一位养殖户从正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引进了仔猪,没有进行隔离观察其健康情况,直接与家中的猪群合并。结果,5天后,引进的个别仔猪开始突然发病,主要以高热、咳嗽、流泪、流涎、呼吸困难和咽喉前颈部高度肿胀为主要症状。个别发病猪继发感染了猪瘟、伪狂犬、附红体。尸检可见死猪咽喉部黏膜和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和喉头气管内充满黄白色分泌物。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疾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者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给猪场带来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指压不褪色,耳、四肢内侧、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出现小的出血斑。

主要症状为病猪高烧、厌食、嗜睡、呕吐、部分拉稀、便秘。病猪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皮肤红紫,出血发斑,食欲减少甚至废绝。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了解到,猪皮肤发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钙磷代谢的扰乱,导致断奶病猪可见肋骨末端和软骨组织变界处,因骨化障碍而形成的黄色骨化线。

病猪高烧、腹出血,速查附红体

败血症,病猪表现全身各气管充血、出血,并有化脓性症状。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迟发性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出现轻度厌食,不活泼。结膜炎,后躯麻痹,但体温正常。

然后治疗,其实这样也没错,但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解决猪皮肤红发的问题,就需要彻底了解病因。那么,猪皮肤发红的原因是什么?一说猪皮肤发红,稍有经验的养殖户就会说,肯定是猪发烧了。这样说也没错,但为了彻底治愈猪皮肤发红的病,就应该完全弄明白是什么疾病导致猪皮肤发红的,这样才更好地对症下药。

近期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扩散蔓延,继续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战,除封控手段外,技术手段是源头防治的关键。中兽药能够使动物机体产生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力。有效控制猪高热病,是防治非洲猪瘟的必要措施。下面祺茂堂生物科技小编就具体来说一下,猪高热病综合征的症状、原因、治疗。

加Vc来清楚猪体内的毒素,补充机体能量,让猪尽快恢复。一些抗原性物质导致的猪发热,解决办法:在体温没有超过41摄氏度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中药柴胡提取物拌料喂猪来退烧,然后配合黄芪多糖来提高猪的抵抗力。切忌不要盲目给猪使用药物,有些药物会伤害猪的体温中枢,副作用是比较大的。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生猪价格的上涨,以及养猪利好政策的支持,复养和补栏养殖户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猪群封闭饲养是控制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从其它猪场引入仔猪或后备母猪时很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今天跟养猪朋友分享的案例就是因为猪场老板从临县猪场采购了134头仔猪而引起的一次发病,借此提醒养猪朋友,外购仔猪或后备母猪进入猪场后一定要先进行隔离饲养,待饲养2-3周后猪群依然稳定才可以做混群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