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胎龄母猪留用需关注繁殖性能与健康状况
作者:农科之光•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在众多养殖品种中,二元母猪以其高胎龄后的繁殖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随着母猪使用年限的延长,如何保持其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成为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高胎龄母猪留用需关注的问题
想要尽可能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就需要关注母猪淘汰常见问题。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 种猪本身因素 | 人为因素 | 环境因素 |
---|---|---|---|
种猪品种、品系 | 母猪胎龄结构 | 母猪膘情、体况 | 公猪精液品质 |
母猪健康水平 |
针对以上情况,猪场引种时应关注自身需求,选购不同品种及品系的种猪。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调整母猪胎龄结构,主动淘汰繁殖性能差、高胎龄母猪,及时更新母猪群。
温氏冼文标报告:合理的胎龄结构与母猪淘汰标准
近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母猪健康管理研讨会上,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种猪分公司主任兽医师冼文标介绍了合理的胎龄结构对提高猪场繁殖成绩的重要性。
冼文标指出,合理的胎龄结构是指猪场满负荷均衡生产后,在基础母猪群中,各胎次占比对猪场繁殖力很重要。
高胎龄母猪的营养需求
高胎龄哺乳母猪高峰期采食量超过7kg,但奶水仍然不好。如何提高高胎龄母猪的泌乳性能?其营养需求是否与其他胎龄的猪不一样?
各位老师,高胎龄哺乳母猪高峰期采食量超过7kg,但是奶水仍然不好,请问如何提高高胎龄母猪的泌乳性能,其营养需求是否与其他胎龄的猪不一样,请各位老师帮忙!谢谢。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为了切实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必需把生产管理和营养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
- 通过营养措施改善骨骼健康,如确定母猪饲料中的磷水平、钙磷水平等。
- 关注妊娠和哺乳母猪的整体管理,包括健康状况、饲养密度和设施。
- 计算母猪终身生产性能,为淘汰和更新母猪提供依据。
母猪淘汰与更新
母猪的淘汰可分为正常淘汰和异常淘汰。正常淘汰主要指高胎龄且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这一部分淘汰是保证母猪繁殖和使用效率的基础。
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后备母猪各阶段营养策略如下:
- 20-50kg自由采食
- 50-约100kg:适当控制生长速度,适当添加纤维DG700-750g
- 100-130/140kg:注意体况调节、催情补饲,油脂添加CLA
高胎龄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健康状况是养殖户关注的焦点。通过合理的胎龄结构、营养管理和淘汰更新,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