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炎防控,严守操作规范
母猪,这个养猪场的“皇后”,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然而,产后子宫炎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威胁着它们的健康和养殖场的效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严守操作规范,防控母猪子宫炎,让养殖之路更加顺畅。
产后母猪子宫复位,关键一步
产后母猪的子宫复位,就像一场精细的舞蹈。如果不及时复位,子宫内的恶露、血水、胎衣碎片就无法顺利排出,这就好比一场戏,道具没摆好,戏就唱不下去。所以,在没有确定母猪难产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上手掏猪,那可是个技术活儿,得让专业人士来。
产后母猪子宫复位的重要性 | 操作步骤 |
---|---|
防止恶露、血水、胎衣碎片滞留 | 观察母猪产道,确保子宫复位 |
减少感染风险 | 保持产房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
防控母猪子宫炎,不可忽视的细节
治疗和防控母猪子宫炎,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很多细节被我们忽视,比如采精和配种工作不规范,不注意卫生,把病菌带入子宫,这也是引发子宫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别看母猪平时威风凛凛,但产后就像刚出笼的小鸟,抵抗力差,产道又处于开放状态。如果产房卫生差,粪便不及时清除,母猪的后躯躺卧其上,细菌极容易侵入产道,引发感染!甚至有的没配过种的后备母猪也发生子宫炎,就是由于发情时宫口打开,猪圈卫生差,细菌趁虚而入引起的!所以,猪圈,尤其是产房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一定要加强。
母猪子宫炎的观察与治疗
注意观察母猪断奶后3—7天的发情情况,特别是分泌物颜色。如果分泌物颜色比较白,粘稠不透明或者带有血丝,说明已感染了子宫炎,应该按子宫炎来治疗。未配母猪子宫炎要与玉米赤霉素及衣原体区别处理。
人工掏猪助产的陷阱
很多养猪朋友看到猪生得慢,就习惯用手掏猪助产。有的甚至为了图省事,就不加思索地伸出手去掏。这可是个大陷阱!人工掏猪助产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到母猪。
母猪产后采食恢复慢,原因何在?
母猪产后采食恢复慢,可能是因为产后子宫炎导致的。子宫炎会影响母猪的食欲,进而影响采食量。因此,防控母猪子宫炎,也是保障母猪产后采食恢复的关键。
防控母猪子宫炎,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严守操作规范,加强产房卫生和消毒工作,提高养殖效益。让我们一起守护养殖健康,让母猪这个“皇后”在猪场中焕发青春的光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