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消毒,重点防控疫病传播
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防控措施,就是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免疫接种、消毒、隔离等。如在采取了合理的防控措施后,仍无法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据悉,该局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农业农村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统筹协调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工作,建立了市县联动的工作机... 昨天是农历大年三十,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坚守岗位,扎实做好养殖场、屠宰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
消毒:养殖场的关键环节
消毒是养殖场必备的重要环节,消毒方式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通过消毒能够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
灾后新冠肺炎防控和动物防疫工作
为做好灾后新冠肺炎防控和动物防疫工作,灾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时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对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畜禽尸体处理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三是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和动...
消毒制度与流程
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按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四周建围墙,大门口应设外来人员更衣室和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还要建车辆消毒池,尺寸:长4.5米,宽3.5米
预防性消毒与临时性消毒
猪场消毒是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猪场的消毒,一种是预防性消毒,就是猪场还没有发病时按照“定点”、“定时”、“定流程”、选用有效消毒剂进行规范的消毒、清扫、清洗、去脂、消毒、干燥、检测;另一种是临时性消毒,就是病原已经进入猪场,猪场已经发病了进行的带猪消毒。
建立消毒制度
- 制定一套科学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车辆和物资出入猪场的行为规范。
- 明确各区域、各生产单位和各生产流程消毒程序。
- 明确责任人和监督制度,确保“有规可依”,落实到位,做到“真消毒”。
建立监督制度
- 饲养员: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准随意串岗、串区、串栋号。
- 兽医:坚守岗位,不准到场外出诊。
- 配种员:不准到场外开展配种工作。
- 转猪卖猪人员:工作结束后,进行更衣、洗澡,胶靴洗刷消毒。
- 监督员:考核监督、检查时先看产房,然后再依次看保育舍、妊娠舍、配种舍和育肥舍。
建立消毒流程
预防性消毒必须建立规范的以及可执行的消毒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消毒。消毒关键点如图1所示。
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对于防控疫病传播至关重要。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消毒制度、监督制度和消毒流程,才能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保障动物健康,维护农业养殖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