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过渡日粮技术,有效衔接母猪营养需求
在养猪业中,母猪的营养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掌握过渡日粮技术,能够有效衔接母猪各个阶段的需求,为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分娩当天:科学日粮,助力母猪顺利过渡
分娩当天,母猪的日粮摄入至关重要。通常,可以喂给母猪0.9-1.4kg的日粮,随后逐步增加,直到5-7天后达到哺乳母猪的标准。这一阶段的日粮营养水平应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2.8-3.0兆卡/千克,赖氨酸0.4%-0.5%,钙0.6%及磷0.5%。
下载更多:后备母猪营养需求及日粮配制技术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及日粮配制技术,请下载相关文档。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目录”,选择文本,点击右键,添加笔记在左侧文档中,点击鼠标右键,添加书签“后备母猪营养需求及日粮配制技术”,后备母猪营养需求及日粮配制技术下载积分:2990。
哺乳母猪:高质量日粮,提升繁殖性能
哺乳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粗蛋白含量可配到18%,蛋白原料应选择优质豆粕、膨化大豆或进口鱼粉等。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添加脂肪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而且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体增热较少。
妊娠母猪:分阶段营养,保障健康生产
妊娠母猪的整个妊娠期还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不同,对营养的需求量也不同。应根据妊娠期母猪的生理特点,提供相应营养水平的日粮。还要注意日粮赖氨酸的量,不可过量或者不足;维生素充足可以有效避免母猪患有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如果缺乏会影响到哺乳母猪所哺育的仔猪的健康与成活率,还易导致自身患有蹄裂部等疾病。
过渡日粮:关注便秘、肝脏和电解质平衡
要开发过渡日粮,以下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如何预防母猪的便秘?如何维护母猪的肝脏功能?如何取得分娩前后的电解质平衡?
便秘
母猪日粮中的纤维素不仅提供营养价值,还有纤维的物理特性。纤维不仅会给母猪提供饱感,而且膨胀的纤维还有益于母猪为哺乳期高采食量所需的胃容积做好准备。通过高纤维型的过渡日粮来预防便秘是一个能够用于预防断乳不足并防止分娩期便秘的手段。
肝脏的作用
分娩前后较高的能量需求会导致体脂和体蛋白动员的增加,这会导致母猪在分娩期间和分娩后代谢紊乱。重要的是尽可能使肝脏保持健康,同时避免由毒素、疾病和高脂高蛋白饲料引起的额外应激。
电解质平衡
改变母猪日粮的电解质平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尿液的pH,以改善泌尿道的健康;提高分娩期间或分娩前后钙的利用率。
过渡日粮的制定要点
- 至少在预产期前4~7天开始饲喂过渡期日粮;
- 过渡期日粮要饲喂至分娩后2~3天;
- 确保在妊娠期、过渡期和哺乳期日粮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就所用的原料而言;
- 在妊娠期、过渡期和哺乳期使用正确的纤维饲料;
- 根据妊娠期、过渡期和哺乳期日粮的电解质平衡,对它们进行优化;
- 保护肝脏免受霉菌毒素和肉毒素的影响;
- 尽量减少分娩期间和分娩前后的应激因素;
- 尽量增加母猪在分娩期间和分娩前后的饮水量。
掌握过渡日粮技术,为母猪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