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检测:文献与临床样本检测规律梳理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必须建立一套从样本采集到结果分析的完整检测方案。以下是对相关文献和临床反馈数据的梳理,旨在为猪场的非瘟防控提供一些思路。

非瘟检测:文献与临床样本检测规律梳理

样本采集工具与编号

泡沫箱、冰袋,用于保存样本送检;棉签,用于采集唾液样本;封口袋,辅助保存棉签采集的鼻拭子样本;一次性手套;记号笔:用于样本编号。

工具 用途
泡沫箱、冰袋 保存样本送检
棉签 采集唾液样本
封口袋 保存鼻拭子样本
一次性手套 保护手部卫生
记号笔 样本编号

常用采样方法介绍

鼻腔拭子—对比耳尖血拭子可提前3-21天发现,为拔牙提供窗口期,但病毒载量较少,有时检测不出来。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检测的常用采样方法。

自助采集口腔黏膜拭子样本方法

非瘟检测样本比较:口鼻拭子、口腔液和鼻肛拭子 关于非洲猪瘟早期诊断的样本选择,笔者早就认为:鼻拭子比血液、血清在敏感性和实验精度方面占优势。鼻拭子/口腔液比血液/血清能更早地被监测出非瘟抗原。当时未知鼻拭子与口腔液的优劣,得到的反馈倾向于口腔液更适合作为早期监测样本。

隔离与检测

隔离之后经非瘟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并经过常见疾病的驯化后方可入群。对于使用罐料车的猪场来说,将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50cmx50cm,6-8...

健康猪只唾液的消毒作用

健康猪只的唾液本身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作用,样本采集后在运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中唾液可能已经把非瘟病毒杀死了,所以会出现检测失误状况。

检测样本的理想选择

因此最理想的检测样本是扁桃体,然后是口鼻拭子,但考虑到采样的方便性,临床用得最多的是口鼻拭子或唾液。改进措施是使用唾液保存液,用冰盒冷冻样本,猪场配备检测仪,迅速处理检测样本。

非瘟检测:文献与临床样本检测规律梳理

非瘟病毒在唾液中的含量

2019年分离的强毒株Pig/HLJ/18株同居猪在第6天,唾液中可以检测到病毒,除第8天有一头同居猪中唾液含量较低,9-13天唾液中的病毒含量都较高。

非瘟变异毒株的影响

2021年分离的HLJ/HRB1/20毒株,同居猪第6天可以检测到病毒,但病毒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并未显著上升,在12天后出现降低,至28天完全检测不到。

非瘟抗体的检测

鉴于非瘟变异毒株可能存在的排毒低,后期唾液中无病毒的背景下,是否可以通过检测唾液抗体筛查感染猪只呢?目前暂无商品化唾液检测抗体试剂盒,可能需要克服样本的采集、保存、二抗选择等问题。

血液中非瘟病毒的含量

强毒株Pig/HLJ/18感染后,第9天,血液中开始检测到病毒,且在之后血液中病毒含量保持高滴度;变异毒株HLJ/HRB1/20感染后,试验猪血液样本在第21天才检测到低含量病毒。

血液中非瘟抗体的产生时间

病毒感染后在血液中抗体的产生时间晚于病毒在唾液中的排出时间,临床上应用血液抗体检测进行早期拔牙,可能效果不佳,但对于感染了弱毒株或者变异毒株较长时间的猪场,血液抗体筛查技术能给猪场提供不少帮助。

肛拭子中非瘟抗体的检测

强毒株Pig/HLJ/18感染后,第10天可以在肛拭子中检测到病毒,但病毒低水平检出;变异毒株HLJ/HRB1/20感染后,肛拭子中检测到低水平间隙性带排毒,后期无排毒。

组织中非瘟病毒的检测

强毒株Pig/HLJ/18感染后,通过对肝脏、脾脏、心脏、结肠、上颌下淋巴结的带毒检测,显示肝脏、脾脏、淋巴结中的病毒含量很高;变异毒株HLJ/HRB1/20感染后,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扁桃体、关节液、淋巴结病毒带毒检测,2头同居猪都能检测到的样本为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脐带血中非瘟病毒的检测

暂未有文献对非瘟病毒在脐带血中传播进行研究,但笔者在临床上遇到许多耐过猪场或免疫疫苗猪场,其母猪脐带血中携带病毒含量较高,因此脐带血可以作为猪场母猪是否感染变异毒株或疫苗毒的监控样本。

阴拭子中非瘟病毒的检测

暂未有文献报道非瘟病毒通过母猪阴道黏膜进行排毒,2021年初北方某猪场尝试采集同一头母猪的阴拭子和咽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阴拭子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

当前非瘟病毒、疫苗毒株、变异毒株、弱毒株等不同毒株的出现,使非瘟的防控愈加复杂。通过上述对不同样本的带毒量的分析和猪场在进行前期筛查时可以选择:唾液+鼻液+尾根血+阴拭子样本的联合检测方式,提高检出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