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我国非瘟防控将聚焦疫苗研发,助力农业养殖安全

疫苗研发之路,就像一场马拉松,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为了农业养殖的安全,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我国非瘟防控将聚焦疫苗研发,助力农业养殖安全

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明确了疫情报告与确认、疫情响应及应急处置等流程,为防控非瘟提供了有力指导。

非瘟疫苗研发和使用在我国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尤其是假疫苗的风波。检测监测在非瘟防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室成了规模化猪场的标配。

2018年,我国遭遇非洲猪瘟,由于缺乏经验,错过了最佳根除时机。但无论何时,实施根除计划都不晚,防控非瘟,我们要了解对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员表示,有效防控非瘟需要先提升养殖理念和思维格局,后建立安全体系。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针对雨季非瘟高发窗口期,发出《关于做好雨季非洲猪瘟高发窗口期防控工作的通知》,十大实招硬招,助力行业度难关。

我国非瘟疫苗的正式研发于2019年1月立项,目前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生物安全生产性试验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已基本完成。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强化和压实动物疫病防控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殖业者主体责任。

去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疫苗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非洲猪瘟冻干灭活疫苗的“动物实验结果可以起到100%保护”;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兽药应急评价申请。

5月24日,据中国之声报道,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虽然BLPs技术在实验室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再到广泛应用于养殖场,仍需要经历严格的临床试验、审批程序以及大规模生产。

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如何平安渡过雨季非洲猪瘟高发窗口期,广东发布“十大”实招硬招。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未雨绸缪,发出《关于做好雨季非洲猪瘟高发窗口期防控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雨季非洲猪瘟防控硬措施,助力行业平稳渡过雨季非洲猪瘟高发期,确保广东省来之不易的生猪复产持续向好态势。

在昨天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研发。

我国非瘟防控将聚焦疫苗研发,助力农业养殖安全

一、我国非瘟流行阶段划分

阶段 特点
初期 病毒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中期 病毒传播速度放缓,死亡率下降
后期 病毒传播基本稳定,死亡率低

二、我国非瘟临床流行毒株的特点

毒株类型 特点
高毒力毒株 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中等毒力毒株 传播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
低毒力毒株 传播速度慢,死亡率低

三、我国非瘟的实验室检测

方法 优点 缺点
PCR检测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操作复杂,成本高
ELISA检测 操作简便,成本低 灵敏度较低

四、我国非瘟主要的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特点
直接接触传播 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媒介生物传播 传播速度较慢,死亡率较高

五、我国非瘟病毒感染场线的临床分类

状态 特点
感染初期 病毒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感染中期 病毒传播速度放缓,死亡率下降
感染后期 病毒传播基本稳定,死亡率低

六、不同毒力毒株的早发现和临床处置决策

非瘟病毒的早期发现和临床精准检测剔除都较为成熟,早发现的重点是建立合适单元格的基础上,一线人员及时报告并送检异常猪只样品,日常中做好定期和阶段性的检测监测工作。

对于弱毒的早发现和处置就非常困难,目前行业中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还没有完善的处置方案。

处置决策时,要牢记法律风险和长期价值主义,不能只顾眼前短期利益。

七、非瘟疫苗研究进展

距第一次报道非瘟猪瘟已经一百多年了,超过数百篇的文章对非瘟的疫苗研究进行了探索,但他似乎成了养猪业的一种“癌症”,难以被攻克。

我国正式非瘟疫苗研制于2019年1月立项,目前为止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生物安全生产性试验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

当前研发中的主要非瘟疫苗类型和优缺点如表6所示。

类型 优点 缺点
灭活疫苗 安全性高,保护效果好 免疫时间长,需要定期加强免疫
亚单位疫苗 安全性高,免疫时间长 保护效果不如灭活疫苗

八、非瘟净化探索

世界上很多国家实现了非瘟的净化,措施不外乎是:提升生物安全系统,提升团队管理系统,严控猪群的移动,消灭ASF暴发点,对猪场实行日常检测和血清学监测。

根据文献报道,1954-1999年间,有9个国家实现了非瘟的控制和净化,时间短的有几个月的,长的超过42年。

在我国推进非瘟猪瘟“无疫小区”的项目就是想实现猪场区域的小范围净化,是非常好的开始,但是还缺少大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非瘟净化指导政策和文件。

九、未来非瘟防控方向

1. 技术性防非,转变为管理性防非:不纠结于低毒力案例的处置,而从源头上做好生物安全和日常管理,向零发生努力。

2. 让科研辅助生产,而不是左右,甚至指导生产:不用疫苗依然可以净化非瘟,目前没有合格的非瘟疫苗,未来也很难有,不纠结“神药”、“神苗”、“神方”等,专心做好养殖。

3. 严控成本,穿越猪周期:一方面,因为防非养殖成本陡增;另外一方面,规模化猪场发展壮大,非瘟防控好,成本还低,养猪这片红海未来将会更加“血雨腥风”。

4. 自我净化,天下无“非”: “无疫小区”是需要认证的,但是自我非瘟净化是每个养猪人的使命,自我非瘟净化的“星星之火”,终究在合适的时机会推进国家整体完全的非瘟净化。

本文由陈芳洲、杨华威、魏可健、曾新斌、邵定勇编写,刘爱民博士审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