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将至,南北猪场需防潮防病
总的来说,每年的六七八月份是南方的雨季,也是台风多发的时节,在这几个月份猪场被淹、被洪水吞没的事情常有发生,处在南方的一些养殖场,我们应...
对于畜牧养殖及猪场的生物安全而言,消毒技术特别在阻断病原体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水用电安全:雨天是事故多发期,容易造成漏电事故,因...
河道平原地带猪场容易出现排水问题,如果地势低,上游泄洪时容易形成洼地或者内涝,前些年广西就出现过大猪场被水淹没的事情,所以养殖户要及时...
夏季猪舍防潮方法大揭秘
小编今天就给养殖户朋友们了夏季猪舍防潮的好方法。
方法编号 | 具体操作 | 效果 |
---|---|---|
① | 猪舍修建时选择高处,地面要设防潮层,天棚和墙体要能隔热保温,通风一定要做好。 | 有效减少地面潮湿,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 |
② | 夏季需要冲水降温必须选在温度较高,通风良好的时候进行,冲洗后要保证猪舍很快变得干燥,否则潮湿影响大。 | 保持猪舍干燥,有利于猪群健康。 |
③ | 猪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减少地面潮湿。 | 降低地面湿度,减少病原体滋生。 |
目前,很多猪场都是依靠山坡而建,或建在比较低洼的田林间,这样排水将是一个大的难题,特别是暴雨突然来临时,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往往无法排出而流...
雨季如何进行非瘟防控
近来很多地方雨水较多,进入了雨季,非瘟防控压力非常大,那么雨季如何进行非瘟防控呢?
- 关注当地气象灾害发布系统,及时准备和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等情况。
- 清理排水沟渠,污水池尽量清空,料线、料仓、饲料仓库、猪舍防漏检查和维修。
- 减少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频率,尽量不出场、不进场,降低病毒传入猪场的风险。
- 加强消毒,保持有效消毒浓度,注意生物安全,尽量减少外出和人员拜访。
南北养猪人如何应对雨季挑战
当前南方的养猪人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雨季防非!就在半年前,北方的养猪人在冬季着实被非洲猪瘟折磨得不轻,看到南方雨季已至,猪场ASF防控压力剧增,很多北方养猪人甚至“有点小期待”,恰如某位专家所言:雨季到来,南方人很害怕,北方人很期待!
雨季来临,南方养猪人除了害怕还能做点什么呢?北方养猪人除了观望,这个时候不应该做点什么吗?不应该分析一下为什么北方冬天ASF疫情更加严重?是由于硬件、环境因素,还是其他原因?是不是应该在疫情相对不太恶劣的春夏时节做相应的技改,以期改善猪场冬天的防疫能力?
南北方的养猪人未来一两个月的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先分析为什么ASF冬季在北方活跃、雨季在南方活跃,只有这样,北方的养猪人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南方的养猪人才知道自己真的该做点什么。
冬季北方发病严重原因分析
传染源差异分析:更难拔除的“蛀牙”
北方的冬天是养猪人最难熬的季节,这种情况在ASF肆虐之前亦是如此,较之夏天,冬季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多发,而部分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失去红细胞嗜性,表现为临床症状减轻,使之与PRRS、HC等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大多数猪场按照常规疾病处理一段时间无果,才去考虑检测,此时ASFV弱毒株散毒已久,加之冬季外环境消毒效果几乎为“0”,带猪消毒频率降低,一旦确诊,ASFV感染面可能已经较大,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清群!
传播途径差异分析:更难切断的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更高的物资阳性率:各大集团的年度ASFV核酸检测数据显示,较之夏季,在冬季,无论是回场员工的阳性率,还是购买蔬菜及其他物资的阳性率都成倍提升。
更难清洗、烘干的车辆:冬季除了物资阳性率更高,生物安全风险较大的拉猪车同样净化难度加大。
糟糕的气溶胶传播威胁:夏季猪舍往往采取最大通风量通风模式,猪舍内湿度、氨气等指标良好,而冬季采取最小通风量通风模式,很多猪场为了保温,甚至彻底牺牲通风,结果猪舍内湿度、氨气超标,听取咳嗽声一片,这种环境下猪群一旦发生疫情,气溶胶污染是较为严重的。
易感动物差异分析:更低的抵抗力和糟糕的不可控因素
夏天是北方猪场一年之中防控较有利的时期。冬季在严寒等极端天气下,猪场经常暖气循环不佳,猪舍温度过低,外水管没有保温而结冰导致猪舍停水,停水就意味着必须停料,加上极寒天气无法施工技改,所以,停水、停料和供暖不力一旦出现,就会频繁产生持续性的应激,疫情风险也陡然提升!
北方春夏季改善项目建议
减少传染源
完善常规免疫:既然冬季多发的PRRS、PR、HC等常规疾病和ASF临床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笔者建议在进入冬季之前加强免疫常规疾病疫苗,同时做好相应的保健,提升猪只抵抗力,提升感染门槛,大大降低发生ASF疫情的风险。
提升消毒效果:冬季天气寒冷,喷雾消毒效果下降,加之一些猪场由于赶工期,部分的赶猪道来不及硬化,比如只是简单地铺设一层碎煤渣,就投入使用。
切断传播途径
车辆洗消优化:既然在冬季经常出现由于下水管道不畅和保暖不佳等问题,洗车房积水、结冰,经常瘫痪,那夏季我们就应该改造洗车房水管式下水管道为地沟式下水管道,安装几组暖气片,考虑增加洗车房缓冲区,避免车辆直接开入洗车房时环境温度骤降。
人员回场制度优化:笔者遇到很多企业一方面最大程度提高封场费、减少人员休假,同时对于回家人员,要求不能前往菜市场,不能去外面聚餐,不能亲自做饭等指令来监督员工假期生物安全。
冬季蔬菜风险规避:北方冬季菜市场污染严重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你怎么小心、不去有猪肉铺的超市,无论你购买的蔬菜如何洗消,无论你回来怎么洗澡、换衣服,高频率地来回菜市场就是成为了重大的生物安全漏洞,怎么办?
猪舍通风和保温矛盾调和:北方的猪场冬季经常因为保温而牺牲大部分的通风,这将导致栋舍内湿度和氨气超标,母猪泪斑严重,PRRS问题凸显,而拥有类似宿主细胞的ASFV,是否也可以从改善通风和保温的角度着手解决?这值得我们思考。
降低猪群易感性
由于部分ASFV弱毒株失去了红细胞嗜性,这就决定了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会在应激出现时排毒。北方的冬季既然容易出现停水、停料和供暖不力等问题,那么,在夏天,我们是不是要想办法去做好外露水管的保温,调试整修锅炉及整个供暖系统?把事情做到前面,避免大量应激出现,就不至于在冬天处于被动!
南方雨季发病严重原因分析
传染源差异分析:更难消除的污染源威胁
南方阴雨连绵的情况下,没有秋高气爽时的干燥,很多猪场面临外部水流进场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洪水。更糟糕的是连续降雨天气,致使猪场外环境消毒频率降低,病原一旦进场很容易“杀进”猪舍,而很多养猪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传播途径差异分析:更难切断的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更难清洗和烘干猪车:南方雨季,部分地区可能一个月都没有晴朗天气,空气湿度100%,装猪车清洗后干燥速度过慢,加之外环境下雨、无光照,所以清洗、烘干的次数相应增多。
更加严重的人员、物资污染:根据各集团公司南方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雨季和春节期间是其全年人员和进场物资ASFV核酸阳性率的高峰期,这与部分区域猪场疑似抛售病猪和外环境消毒效果不佳有较大关联。
更加严重的气溶胶传播:早在2019年端午节前后,南方的几个省份集中暴发ASF时有一个共性:如果山坳中猪场密度较大,只要一个猪场发病,适逢当天大雨,第二天大晴,山坳中的大部分猪场会在未来一周集中发病。
易感动物差异分析:更低的抵抗力和糟糕的不可控因素
连续的阴雨天气,猪舍内要么阴冷潮湿,要么高温高湿,加之外环境和带猪消毒效果差,南方的很多猪场,雨季猪群的健康呈现一年之中较为糟糕的状态。
南方雨季应对措施
南方雨季已来,虽然此时再采取措施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还是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开展
南方雨季的应对措施
降低传染源
水路防控:既然雨季容易出现雨水倒灌进入猪场,那作为养猪人,我们此时是不是应该排查猪场围墙是否有空洞?是否应该筑高挡板?外围污染加重,如果您还在使用浅表水,是否应该在蓄水池添加氯制剂以杀灭ASFV呢?
消毒方式调整:雨季下雨频繁,外环境喷雾消毒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不要期望能够在泥泞的道路上进行消毒。可行的方案是硬化所有道路,天气晴好时进行喷雾消毒或者阴雨时使用火焰喷枪进行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人员和物资进场调整:鉴于人员回场风险加大,雨季也不长,建议提高员工全勤奖,减少主动休假频率。
车辆洗消及硬件改造:如果雨季的潮湿导致多次的洗车和烘干效果较差,则离猪场最近的一次清洗和烘干工作,就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降低猪群易感性
既然雨季猪群健康度不理想,那么雨季到来之前,养猪人就应该检测摸底自己的猪群健康情况,提前做好保健,增强免疫力,减少季节性、规律性疾病的大面积暴发。
既然雨季容易出现雷暴天气,容易遇到台风,我们就应该提前调试或者增加自己的发电设备,加固房屋和门窗,尽量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雨季来临,北方的养猪人如果认为闲来无事甚至隔岸观“火”,早晚这“火”也会烧到你的猪场。而在南方的养猪人,虽然前述的改进措施很多都是“临时抱佛脚”,但只要行动起来,仍为时不晚。 在这场与ASF抗争的持久战中,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专家点评
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我国至今近三年。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多数养猪人的心智仍然被非洲猪瘟牢牢抓住。实践出真知,猪场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艰难探索、勇于尝试不同防控模式,生物安全、系统防控、精准清除等理念和做法已经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