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配方调整,猪场成本控制新策略
你知道吗?在猪场经营中,饲料成本可是占据了大头。调查显示,大约有40%的猪场存在一个普遍问题——盲目照搬别人的饲料配方。这就像穿别人的鞋,不一定合脚,甚至可能走起路来不舒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调整饲料配方,为猪场穿上合适的“鞋子”,既舒适又经济。
盲目照搬配方,猪场成本“吃”大了
想象一下,你家的猪就像一群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均衡的营养,而不是单一的味道。但是,如果照搬别人的配方,就像给每个孩子都穿同一双鞋,结果可能就是营养不均衡,浪费严重。这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还可能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就地取材,科学调整配方
其实,降低饲料成本并不难,关键在于就地取材,科学调整。比如,玉米、小麦、碎米等都是高净能饲料,而麦麸、次粉等则相对较低。合理搭配,就能让猪吃得香,长得快,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饲料原料 | 净能 |
---|---|
玉米 | 高 |
小麦 | 高 |
碎米 | 高 |
麦麸 | 低 |
次粉 | 低 |
小猪吃乳猪料,大猪吃育肥猪料,这么简单的事,为何还会出错?
有些小型猪场业主可能觉得,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这样就能保证营养,促进生长。但实际上,这样做可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比如,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推迟了母猪的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损失可不少。
控制饲料,从细节做起
控制饲料成本,其实就是要从细节做起。比如,原料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13%以下,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5%以下。一旦发现霉变饲料,要及时更换。同时,还要做好栏内清洁卫生,及时检查食槽内和地面剩料是否霉变。在饲料中添加高效抗霉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加工机械要跟上,称量准确是关键
有时候,饲料成本的增加并不是因为原料或配方,而是因为加工机械的问题。比如,加工机械档次低,或者磨损后没有及时修复或更换,导致粉碎不充分,混合不均匀。此外,小型猪场自配料人工搅拌不充分,或者投料次序错乱,也会造成浪费。称量员的责任心不强,或者称量器准确度差,也是导致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猪价高了,心里自然美滋滋。但猪价低的时候呢?其实,掌握猪场的成本控制,就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通过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合理控制成本,我们就能在猪价波动中稳如泰山。所以,别再让猪场成本“吃”大了,从现在开始,为你的猪场穿上合适的“鞋子”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