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防线,警惕非瘟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9天前•阅读30
当前,严防死守非洲猪瘟疫情是养殖户的头等大事。冬春季节疫病多发,近期不少养殖场反馈,15个省份的猪场中有或疑似有非瘟发病情况。尽管大家都有成熟的拔牙与消杀程序,能迅速将损失降到最低,但养殖户朋友依旧要当心非瘟卷土重来!
非瘟已成为“老朋友”,未来漫漫长路如何应对?
非瘟发病4年多以来,已经成为了亚洲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导致猪肉紧缺和猪肉价格浮动的重要原因。生物防控万万不能落下,危机就在身边。现在的季节气温升高,雨季也会越来越多,雨季的频繁会降低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削弱了外部防控的效果,这些都是给非瘟带来有利的入侵途径。
五类危险信号,养殖户要提防!
序号 | 危险信号 | 应对措施 |
---|---|---|
1 | 受污染的猪肉 |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禁止吃外来猪肉;禁止猪场饲喂所有厨房垃圾、泔水和垃圾。 |
2 | 受污染的人员 | 原则上猪场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新员工或外来人员需隔离5天以上,隔离满后需要经过两次彻底消毒。 |
3 | 受污染的交通工具 | 建设设备完善的洗消中心;进入猪场的车辆应采取两个消毒步骤。 |
4 | 受污染的设备 | 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对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不能消毒的要换掉,防止病原的残留。 |
5 | 被污染的饲料原料 | 购买饲料原料时注意来源安全性,购入的饲料要进行消毒;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饲料厂家采购饲料。 |
团结互助,联防联控,共守猪场安全
区域内养殖场需团结互助、联防联控,共同学习非瘟防控知识,做到生猪只出不进,不从外面引种,闭环生产。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对主要风险因素的排查和防控。
我国从生物安全战略和诊断专业知识到疫苗开发、清洁和卫生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已经有很好的科学证明我们可以控制这种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能有效控制住非洲猪瘟疫情,为养殖户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